我來到出水市已有一段時間了。 出水市(http://www.izumi-navi.jp/),位處日本九州西面,熊本以南,鹿兒島以北;這裡為人所知,是因為著名的「肥薩橙鐵路」(http://www.hs-orange.com/),南達川內市,北至八代市,一條沿九州西岸的海岸觀光鐵道,穿過了出水市這裡來;這「肥薩橙鐵路」奇怪的名字,據說是這一帶舊稱「肥後」和「薩摩」,而且盛產各種橙類生果,因而為名。 我知道很多遊人乘這條鐵路來,再由火車站乘觀光巴士往海邊的方向走;市內那段路上人不多,直至去到田野的兩旁,才逐漸看見越來越多的動靜。 人們說,出水市有一項日本之最,那就是:「鶴」。 當觀光巴士穿過田野,在河流差不多出海的地方,停了下來;旅遊資料都說,觀看「鶴」的最佳位置,是登上這裡的展望所。 所謂「日本之最」,就是展望所內展示的統計數字:在這一季,估計來到出水市的「鶴」超過一萬,這裡原來是日本最多「鶴」到來渡過冬季的地方。 我可以跟你說,「鶴」本是居於西伯利亞以及中國東北;在嚴寒的冬季,聯群結隊的往南飛,尋找避寒的歸宿;就在這出水市海邊的田野間,好不容易找到了地方,也找到了食物,便在每年十一月至三月間,在這裡落下了腳。 出水市的人們,每年在「鶴」要到來的季節,便有系統地在田野間每天散下糧食,供「鶴」食用。究竟是因為人們先散下糧食,才引來「鶴」群,還是「鶴」群每年到來,人們才為其散下糧食,真是不得而知。 無論如何,「鶴」群就是成千上萬的來了;當從北方飛來時,「鶴」都是一雙一對的,如果看見只有一隻在飛,一定是在找尋失散的伴侶。 「鶴」來多了,這裡就成名了,遊人也就多了;他們都拿起相機,有的隨手拍,有的架上拍,有的連環拍,有的專注拍;遊人興高采烈拍過萬「鶴」群齊飛的硬照後,便帶著一些有「鶴」的手信離開了;其實,「鶴」群也何嘗不是在冬季過後,便群起北飛,離開這裡;遊人與「鶴」,在這裡,其實都是暫留的過客;對此,我的感受很深。 雖然「鶴」是過客,但出水市的人們卻不是這樣想。 在出水市,隨處見「鶴」,甚至把「鶴」視為「奉納」的對象。 出水市有一所箱崎八幡神社(http://istar.sakura.tv/hakohachi/),跟來這裡渡冬的「鶴」群一樣,也是聞名全國的。 這神社的聞名,不是因為它門前兩隻如門神般比人還高的大「鶴」像;這神社的聞名,是來自一個「日本一の大鈴」,據說是全日本最大的鈴,在進神社大門時,每位善信都有緣把它一響。 我曾詳細看過,在金鈴的表面,刻上了數隻飛「鶴」,活龍活現,不比遠道來渡寒的「鶴」群的飛姿遜色。 再看真一下,原來金鈴不是最大;進神社去,還有一個可讓遊人進去參觀的大銅鈴;與金鈴一樣的,也是刻上了數隻栩栩如生的飛「鶴」。 其實,以我看來,金鈴也好,銅鈴也好,都是供人為自己祈願祝福的;出水市的人們,特意刻上了「鶴」,無形間也給每年來到的「鶴」群求點平安。 這天,我要離開出水市了;看著出水的人們,我特別感激,他們為遠道而來渡冬的「鶴」群提供宿地、散下糧食,也在神社處處「奉納」著「鶴」像。 因為,「我」是一隻鶴;在飛返北方家鄉之時,「我」對出水市的人們,心存感欣。 旅遊專頁:【天涯旅客】https://www.facebook.com/WorldEndTraveler/ 相關遊文: 那一刻s的相薄 【南九州@十七時三十一分】https://goo.gl/9bqWkO 「鹿馬」前攻頂「開聞岳」 【Day –N (發現開聞岳)】 : https://goo.gl/WpZUDM 【Day –1 (長崎鼻、池田湖)】 : https://goo.gl/ryv7Cb 【D-Day (開聞岳攻頂)】 : https://goo.gl/LrpQIn 【Day +5 (鹿兒島馬拉松)】 : https://goo.gl/lgGv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