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委會公佈2個綠置居補地價項目最小房屋僅14平米最近,香港房屋委員會宣佈,分別位於柴灣和青衣的兩個公共房屋發展計畫將轉換為“2019年綠置居單元”綠置居補地價項目,分別提供828套和2868套住房,預計將於2022年第四季度和2023年第三季度提供。根據房屋委員會的檔案, 兩個綠置居補地價項目的室內建築面積最小為14.1平方米,最大為36.1平方米。或調整轉售限制香港房屋委員會住房補貼小組主席黃遠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關於上一個長沙灣綠置居補地價項目,購房者在前五年不能進入私人市場通過土地補償出售房屋。 該集團收到了許多評論,新一期綠置居補地價的轉售限制可能會有所調整。房委會指出,有關房屋將按照典型公共住房的標準出售,配套設計不會得到改善。 根據土地契约、公共契約和銷售檔案編制前所需準備工作的進度,該公司將計畫在2019年底前預售房屋。柴灣項目預計將於2022年第四季度投入使用柴灣項目將建造一棟36層的建築,提供828套室內建築面積在14.1至23.8平方米之間的房屋,預計將於2022年第四季度入住。該社區設有兒童遊樂區、2家街邊商店和其他設施,特區政府計畫建設一個老年人鄰里中心。青衣項目預計將於2023年第三季度投入使用位於青衣的項目計畫建造兩棟40層的建築,提供2868套住房,室內建築面積在14.2平方米至36.1平方米之間。 預計將於2023年第三季度投入使用。根據香港房屋委員會的檔案,該社區計畫建造一幢2層的零售大樓和一所幼儿園; 此外,還計畫在特區政府的資助下,建設一個老年社區中心、一個重度殘疾人綜合支持服務中心、一家特殊幼兒中心和一個早期教育培訓中心。公共住房住戶渴望綠置居補地價該檔案指出,綠置居補地價可以促進公共住房的流通,因為公共住房租戶需要在購買綠置居補地價後將其公共住房歸還給等待公共住房的人; 對於已購買綠置居補地價的其他綠置居觀察購房者(大多數是合格的公共住房申請人),房屋委員會可以將公共住房分配給更急需的申請人。資料顯示,2016年綠置居補地價試點景泰苑共售出857套住房,收到約1.6萬份申請表; 2018年出售的綠置居力翠苑2545套住房收到了4萬多份申請表。房管局表示,從收到的申請數量可以看出,綠表(公共住房住戶)購房者繼續渴望綠置居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