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記帳習慣 而且是詳盡得一分一毫也入帳 以前單純用note記 每一筆錢都要自行打細項 後來用了朋友介紹的隨手記app(內地app 我是Android用家 根據app紀錄已使用579天) 要年結月結日結no problems 要分類能分類 要圖表有圖表(app版面是簡體 但分類細項是我鍵入的 所以都是繁體) 記帳真的很有用 有時買過的東西 想對比一下以往價錢 抑或同類貨品 只要在帳本搜尋一下 多年的紀錄便會一一羅列出來 不過需要在記帳時多花一點工夫 除了選取分類 我還會在備註格填入產品名稱 份量 跟折扣 例如:蘋果3pcs、Shiseido Wrinkle Resist 24眼霜15ml 9折 我是月光體質 不把罪證都留下 我會完全想不起錢都到哪裡去 甚至乎買了回來會忘記自己買了 記帳是支出管理的技倆 物慾不斷的人要儲畜不得不記帳 此舉亦有利於金錢調配 想買真正想要的東西 便要留神減少即興的使費 我一路以為玩具買太多把錢花光 因為大筆洗費 非習慣性的洗費總是比較容易上心 根據2016年度的圖表 我花在外貌儀表的錢奪冠(旅行支出在儲備裡扣 不記在日常帳目) 其次是上課/交通/社交 外貌儀表裡面 淘寶一項比重最高 淘寶讓我充滿想像力 平時沒有覺醒的需求 都像黏身上的貓毛逐條被挑出 2017外貌儀表支出依舊最高 但是 裡面護膚一項榮升第一 護膚包含激光脫毛 扣除後單計護膚品 金額總數緊隨淘寶 2017才過了大半年 護膚品花費已是上一年度的兩倍 之前我不太看年度總結 這一看 十三億人與我驚呆了 暫時沒有甚麼護膚品能持續地滿足我的皮膚 所以這個數字表示我今年嘗鮮了不少產品 我是容易乾的人 但是不能以乾性皮膚這個類別囊括一切乾的人 乾有機會是先天底子的原故 也可以是環境因素 人為結果 生理改變使然 錯綜複雜的成因我不認為一條formula就能解決所有表面相似的問題 而且不同人對同一產品會有不同反應 我到屈臣氏試用完Bio-essence三效水養睡眠面膜便買了下來 因為塗上臉很水很好推很涼 保濕效果不大 但是因為舒服而一直想抹它上臉 然後我帶給我的乾皮朋友玩玩 奇怪地 她像我那樣往臉上抹 竟然越抹越多水珠 還流到衣服上 我想起UrCosme.com有人浮誇地說一直按摩都未吸收完 不斷出現水珠 我還以為是那些人塗太厚 但我塗多少層都沒有出現水珠那麼誇張 選護膚品前到UrCosme.com看看產品評分低中高的評語 就知道即使同是乾皮 也會有人表示大愛 有人用完後果更惡劣 裡面當然存在鱔稿 但是憑著對自身膚質的了解 和以往護膚的經驗 來估計那些壞處出現的可能性 嚴重性 在購買前衡量潛力與風險才決定付錢與否 我有太多大瓶小罐8、9成滿已站在待棄箱子裡 真的很浪費 我應該不會再輕易相信偏方這回事 上星期我聽信一個乾底youtuber 她用她的小道治好了年少現紋的危機 她表示直至現年30多歲皮膚也相當不俗 看她的影片 看得出是真心分享自己的養生之道 亦很少談產品推介 但她那個小道真的不適用於我 即使同是乾皮人 我跟著她做 清潔後用熱毛巾敷一敷臉 然後把Nivea body lotion塗上臉 沒有她說的保濕效果 反而乾到不得了 用熱毛巾敷完我塗甚麼也是乾 塗兩三層body lotion也是隨即乾掉 別人實牙實齒的說話也只能先當成是適用於他們而已 或許是種種因素疊加一起才有這個成果 而我們亦不可能活成別人 遺傳基因不同 生活環境 習慣不同 皮膚和身體反應不可能跟別人一模一樣 唯有靠自己試出自己的護膚程序 別人的話只能作參考 不要盡信 我失落太多次了 再者 有些人的產品分享沒有顧慮過會造成的影響 收取金錢/贈品/其他利益做鱔稿的blogger或volgger比比皆是 把產品宣稱的特點照讀無疑 再打燈美肌來拍After Use 根據自身經驗 多常能有產品帶來連連驚喜 多常宣稱的功效十之八九都兌現 也有人沒有收取利益作分享 但他們還在試用階段便草草下結論 剛塗上去比起甚麼都沒塗當然要滋潤一些 剛洗完臉也會亮一些 我是不是要為家裡水喉水寫一篇 初試新產品時分別是最明顯的 所以才有建議說幾個月換一次護膚品 使用一個月後呢 待皮膚適應後 還有甚麼值得叫囂嗎 寫分享文的人可能一早把東西扔進雜物箱了 那個初效說不定是皮膚對新事物的反常反應呢 我說自己的護膚經歷 不是要提供甚麼保養竅門 我也尚未發展出一套十分適用於自己的 只是不過不失 沒大問題 如果你覺得情況跟我很是相似 先權衡一下利弊再決定聽取與否 不要急著對號入座 你對你的皮膚並不陌生 不要因為別人說的話而對它產生距離感 日夜相對 它的喜惡你多少是了解的 只是未找到方法對症下藥而已 我沒有要推介或吐嘈甚麼產品 選用的都是有不少人表示凑效的 在我身上不是那回事不代表其他人身上也一樣 我的工作需要對焗爐 我工作一天可能是普通冷氣環境下的1.3倍抽乾程度 (倍數只是我的猜測 一些冷氣環境是非一般地冷 那會更乾 長對電腦的人 眼周也會較乾) 所以我很注重護膚品的保濕和滋潤能力 今年因為乾紋問題 害我大灑金錢 我說過我用卸妝油、洗面乳、卸妝洗面乳之類的潔臉產品 都會有不錯的效果 皮膚亮了起來 但一陣子後變得暗沉很乾 就不敢洗臉 直到覺得臉部不那麼乾 又好像不太清爽時 就會買溫和一點的潔面產品來試 每次重新使用潔面產品我都會開始隔久一點才洗一次 由一天兩次變一天一次 再變兩三天一次 結果都是頭一兩次先變亮然之後暗淡無光兼且乾 現在 我不會再跟那種所謂的正常程序 有些人真的不宜正常潔臉 潔臉的確有它的效果 但我幾次活生生的潔臉受難曲 害我由三兩條乾紋變一堆 乾紋變皺紋 我想 它們要跟定我了 越保養越老 就是我這種 現在 我是感到皮膚有點負重 保養品效用差了 才會去角質或洗臉 一星期一次都未必需要 我好好地觀察它的需要 總好過無端白事把皮脂膜洗壞 不卸SPF50++++防曬的後果遠比不上洗壞臉的 乾紋肆虐一陣子就坐享了皇位 因為多次洗壞臉加上眼霜不得宜 未能及時救駕 眼下 鼻翼兩側慘被篡位 2017年總共試了7款眼霜 幾乎等於一個月買一款 Lancôme雕琢凝脂抗皺緊緻眼霜15ml $476 (2016年尾 Lancôme嫩肌活膚眼部精華露15ml $332) MVSK矜貴黑曜石鱘魚子全效眼霜20ml $191.8 Medicox珍緻活肌塑顏抗皺眼霜30ml $280.1 A.H.C.多重功效眼霜30ml $118 Kiehl's牛油果眼霜14ml $270 L'oreal葡萄籽眼霜15ml $139 Shiseido Benefiance WrinkleResist 24眼霜15ml $254.6 它們稱不上貴 可未便宜到無效果也不心痛 一盒眼霜正常情況下我能用到1.5至2個月 但是 當我早晚努力塗它 乾紋卻不動如泰山 有時更紋理分明 我便會急不及待把它打入冷宮 2017的Lancome是由於2016試了它的小黑瓶 小黑瓶能短暫讓眼紋位置視覺上帶點濕潤 眼紋最終變化不大 卻起碼沒任由它乾著惡化 所以2017便買了格價更高的小紫瓶 眼紋位置反而完全沒有起色 MVSK跟Medicox在淡化眼紋方面 Sasahk.com的買家評價甚高 每塗完 到下班時間我會對著升降機裡的鏡子擠眉弄眼 眼紋狀況毫無出入 A.H.C.自身其實沒有任何效用 2016年買過第4代多重功效眼霜 發覺它鎖濕效果不俗 當時我是配合Lancome小黑瓶使用 以延緩其水潤效果 到2017買的第5代 忽然多了一陣草本味 感覺是全新的產品 只用了四五次 因為我塗完後敏感 Kiehl's絕對是會入我黑名單的牌子 它的東西性價比很低 除了牛油果眼霜 我還買了爽膚水 和眼臉可用精華 在我身上 它們除了價錢 不值一提 L'oreal有一整個葡萄籽系列 包括爽膚水 精華 面霜 眼霜水水的 塗抹感覺舒服 無負擔無異樣 效用不顯注 當試了這麼多眼霜後 我已半放棄清除眼紋這個念頭 它們好像已定居於我 現在我只求情況不要惡化 或視覺上淡一點 Shiseido暫時能滿足我這個需求 它很滋潤 或者我會再試試配搭其他眼霜來用 加強一下眼部保濕 我是乾人 在冬天不用任何護膚品會臉和鼻脫皮 我清楚皮膚水份充足能帶來很多好處 它會自我修復如曬黑 新疤痕 加強肌膚防禦如乾冷天氣侵蝕 外來致敏源 最近更特別緊張 因為快要到西藏這個乾燥之地 我怕我會化為流動乾屍 沒空了 回來再續 為西藏遊準備的靈丹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