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樓市回復生氣,甚至有業主封盤反價。有意置業人士遇到心儀物業,在討價還價後終於簽下臨時買賣合約,並在當下需要決定何時成交,成交期的長短應如何釐定?當中有甚麼事項需要注意?以下文章會一一解答。問:甚麼是成交期?由買賣雙方簽署臨約當日開始計算,直至該物業完成交易,正式易手當日,稱之為成交期。問:成交期應如何釐定?成交期需要由買賣雙方於簽署臨約當日協商得出,並於臨約註明,其長短沒有明文規定,香港常見的成交期為60日或90日。問:成交期太短有甚麼問題?有些賣家希望盡早收到資金,則會要求成交期盡量縮短,惟買家在成交期內需要處理聘請律師、申請按揭、驗樓、對數等事宜,故應預留足夠時間。有律師樓需要時間去「查契」,如果得悉買家的成交期少於30天,或會不接生意。另外,銀行處理按揭批核,一般需時三至五個星期不等,如果成交期太短,按揭未批得切,買家隨時要抬錢買樓或撻訂。問:成交期過長有甚麼風險?樓價或按揭利率或有變化,準業主或需要會承受估價不足及按揭利率上升的風險,同時,銀行一般只接受3個月內成交的貸款申請,如果成交期超過三個月,銀行未必會即時審批,或須於成交前再查報告、重取證明文件等,按揭變相需要重批。問:訂下成交期後,買家可否要求延長或縮短?可以,但需要賣方同意,並且需要修改合約,惟賣方沒有義務要合作,如果買方要求延長成交期不果,又未能在原定成交期內完成交易,則會被視為毀約,訂金會被沒收。問:換樓客先賣後買,成交期應怎樣釐定?採用先樓後買的方式換樓,主要為了恢復首置身份申請9成按揭,並且有足夠的資金去支付新物業的首期。要達到這個目標,買賣兩層物業的成交期就需要互相遷就,最好相距1個月以上,方法是新買入的物業向賣家爭取長成交期;賣出舊有物業時則向買家爭取短成交期。星之谷按揭轉介延伸閱讀:旅行耽誤按揭?一招避「成交期陷阱」【星之谷專欄 – 經濟日報】換樓客墮「成交期陷阱」 申請9成按揭觸礁 最終多付1成首期【星之谷專欄 – 香港01】【樓換樓2023】賣樓及買樓程序+高成數按揭+成交期+印花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