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某個歲數的小朋友總是愛發問,巴士上就剛巧聽到有個小朋友不斷在問問題。 他的問題,簡單得來卻又帶點深度,家長都被考起了 「咩叫做屋企?」 「係咪有得沖涼、睇電視、睡覺的地方就叫屋企?」 「如果去爺爺家沖涼睡覺睇電視,那也是我屋企嗎?」 問題來得直接又難答,不禁在想,到底怎才能定義為屋企呢? 屋企是我最後的避難處,當面對街外的風大雨大時, 躲在屋企,是最安心的,讓人休息夠,有力氣時再出發。 家人的一句「別擔心,有我們在」,大事也變成沒緊要 一個令人安心的家,不是單向的付出,而是相互的溝通、互相的尊重 但現今的,親情薄如紙,到底仍有多少人對家有這種感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