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個人體質從小都是紙片人,“以為"怎麼吃都不怕肥, 年少不易肥年代但是….3年前開始了新的工作,工作期間要在電腦前處理活動現場情況,一坐只少要10小時,忙了整天下班後 (通常是半夜),如果不犒賞一下怎跟我的媽媽交待呢?! 出國工作就是要盡可能的吃盡當地美食加上都是在外地工作,韓國烤肉、菲律賓炸雞、外加啤酒、燒酒。。。胃口像在做旅遊節目般~~~無窮無盡!每次工作都是15天以上,每天吃的速度比運動進度快了很多,終於。。 出國越頻繁身材越脤大我首半年新工作後的身材快速的脹大,因為出國工作少了跳舞或教班的時間,家裡的褲子全都要買大一個尺寸,終於意識到我是會胖的😅後來前年到了成都參加了10天的跳舞營,每天吃完早餐後就去上跳舞課,上了4小時後再吃點東西,通常是沙律、粥或小飯團。之後又跳4-6個小時,晚上再去吃火鍋或烤肉,不過也不會吃超多,可能運動整天沒這麼大胃口,10天下來,我回到澳門的家發現我好像瘦了,瘦了很多,之前工作亂吃的脂肪伴隨著舞蹈跳走了~~~ 新買的大一號褲子變成太大了,於是又去買新的褲子,從28的褲買到24,天啊這也太神奇了吧😲 雖然是瘦了可是看到鏡子裡的自己,覺得瘦的不健康,肉好像都不結實瘦巴巴的像沒營養,身體沒力量的感覺,是不是瘦的太快把肌肉都減掉了?!之前工作運動量不夠身材變型,現在運動了卻又變的沒力的瘦削,但是又很愛吃美食…究竟如何可以享受美食的同時又可以保持健康身材??? (向天叫喊~~) 平常我也是會上網找下影片跟著做些腹肌和屁股的訓練,但是做了快一年好像也沒什麼效果,吃完大餐又回到原點。有天聽了斷食和胰島素的科學原理,開始上網查找相關健身的資料,原來健身的重點是在於吃!!!終於知道飲食中的熱量盈餘、熱量赤字的概念,什麼是BMI、TDEE、體脂、脂肪率這些以往不會去理的事,之前都會想又不是要參加健美小姐管什麼熱量,能吃不是一種幸福的事嗎? 當了解多了這些科學概念後,吃的健康配合運動、增加肌肉率提昇身體代謝,身體就會不知不覺的自然燃燒你的脂肪,從此可以放鬆的吃你想吃的,而不會第二天後悔太放任的亂吃了。於是在今年開始我的飲食管理,我本身偏瘦的的情況下需要增加肌肉量和訓練才不會瘦的乾巴巴;首先我嘗試了168斷食(不是節食),讓身體的胰島素下降開啟燃燒糖及脂肪的機制(參考書籍),,因為我是要增肌,熱量的吸收是比平常的多出300卡左右一共是2000卡左右,大部分三餐都是注重蛋白質和簡單低碳水的吸收,出外聚餐或放任進食保持一星期1-2次,本身最大的喜好每天喝酒就壓制到一星期2次(這個是我最難的事😅)目前記錄配合運動的我明顯多了肌肉感,不過還是有點偏瘦的感覺,但是就算前天有大吃大喝,隔天體重還是能保持,肌肉也不會掉,運動的耐力也不斷增加中,也喜歡看到慢慢長肌肉的自己,回想首個星期做掌上壓時好像生仔般慘叫😄簡單總結就是以下幾點:先把脂肪減去:常見方法 如"低碳飲食/斷食",利用飲食熱量赤字*先減至自己想要的體重配合有氧運動更有效率 *減少每日進食量(TDEE) e.g:200-300卡攝取重力訓練增肌 – 打造易瘦體,當體重達到理想數字後開始重訓增肌,提升新陳代謝幫助身體燃燒更多卡路里多吃高纖高蛋白、少吃精緻澱粉糖 – Keep fit 不是不吃而是要吃對的食物,高蛋白高纖食物提供飽足感,精緻澱粉糖令你更易轉化脂肪定好大食日子 – 以一星期的熱量為基數,只選一兩天放肆下其餘時間保持健康飲食,養成加減熱量的習慣 (今天吃多了明天清淡點的概念)堅持 – 剛開始至少在3個月以上才稍見成效(一定要撐下去!!)運動與飲控持續進行變成Life Style,打造易瘦體質後定期的大餐就不再有罪惡感了~這就是我這6個月飲食控制得出的心得,很多人會認為控制飲食很費神,但又經常埋怨自己身型又很想瘦下來,其實控制飲食並不是水燙雞肉,每天吃著淡而無味的食物;而是改善進食的質素,提升身體消脂機制,食物盡量食高營養、高纖維,把這變成生活習慣,久而久之就會養成不易肥又健康的身體了。美食要Eat,身材要Keep ~ 我們一齊加油! 更多網誌https://www.facebook.com/sousosoualivehttps://www.instagram.com/sousosoua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