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PI 的奇幻漂流 一直很無知, 直到看完首映後再上網找資料, 才知這是一部很熱賣的書 作者:Yann Martal 由2002年開始已不斷地得不少獎項 而現在由李安導演將奇幻的旅程將文字轉化為畫面 中文譯名少年PI 的奇幻漂流 比英文戲名的 LIFE OF PI 令人有更多的聯想 而奇幻一部份,就靠現代的3D技術呈現 故事基本上可分為三部份 第一部份 少年PI 年幼的經歷和心路歷程 包括少年PI 的名字由來 家庭背景 對宗教的見解 第二部份 PI 在海上遇險後的漂流過程 第三部份 PI 在被救後所向日本方面闡述漂流的經過,但日本人卻只信PI 的另一個故事~ 內容不作過份的詳細, 希望為大家保留一份入場的新鮮感 第一段,其實是PI 的背景介紹, 除左介紹PI的家庭背景, 成為第二段漂流的事因~ PI 的家庭開設動物園, 所以才有第二段要舉家連同動物移民的故事 亦因此才有和動物一起在海上的漂流~ 但中心點卻是PI的宗教信仰。PI同時信奉三個宗教(基督教、印度教及回教), 在無神論的家人眼中成為笑話 開始時總想不明為何作者有些安排, 只覺是"少年唯特的煩惱" 一類~ 後來上網翻查資料,才發現戲中沒有書本的其中一段~ 有一次,他同時遇上這3個宗教的牧者,被迫著要選擇其中一個宗教。 主角不能抉擇,竟說了這麼一句話: 「我只想要愛神。」 3位牧者竟不能回應。 在我以為, 第一段的中心思想在於呈現PI對"神"的認知。人類所謂的神已被自己的意識形態所規限。 但其實, 所以神是一樣。只是人類將神劃分和規限。 但在PI 心中,所以"神" 都係一樣 其實, 信仰的目的只要係導人向善,又何必計較是那一個神。 但在於沒有參閱過原本的時候,第一段就顯得有點兒漫長。 令到整套戲的節奏有點兒過慢 雖然當中不乏可觀的場面和笑位 但以戲名 "奇幻漂流"而言,則有點兒離題。 看了很久, 還沒有奇幻漂流,卻人有點兒心急呢~ 第二段亦是整套戲的中心 PI 舉家移民,在海中遇到海難,最後只剩下PI, 鬣狗、斑馬、紅毛猩猩、猛虎同船漂流汪洋。 在弱肉強食的食物鏈下,最後只剩下最強大的老虎和最有智慧的人類 PI~ 在海上, 除了有很多奇幻的事發生外 還要學習和猛虎相處 PI 曾多次想除去牠 但發現, 原來寂寞比猛虎還恐怖 到後來,老虎更成為了PI生存的唯一希望和寄託。 在海上漂流的PI, 用盡各種方法去求存 生存, 其實可以很簡單, 但亦可以很複雜 簡單的, 有水, 有食物 便能生存下去 但人並非野獸, 我們除了要有滿足身體的機能外,亦要滿足心靈的需要 一本簿, 一枝筆, 已經可以是PI的抒發途徑。 正如PI 去到無人島後, 最終都是決定再漂流 因為, 寂寞比任何事都可怕。 導演用多種瑰麗的3D畫面去呈現海上漂流的奇幻。 同時, 亦呈現了大海和內心的孤寂感 其次,PI 的心中還存在一個信念 神 在他以為, 神已為他安排了一切~ 所以,他要信~ 信賴神所安排的一切~ 延續第一段 PI 對神的信念~ 第三段, 回到現實 日本人向PI詢問沉船的原因 但對於PI 和羣獸漂流認為不可信服 PI 唯有創造另一個人食人的故事 但日本人卻信了 在我以為,人食人的故事比和群獸漂流還要恐怖 動物, 物競天擇, 弱肉強食只是簡單為生存而已 但人雖萬物之靈,有智慧, 有思想,但最後仍會像動物一樣弱肉強食 實在令人唏噓~ 未入場時, 只以為此戲是簡單的漂流故事 但原來, 作者想表達的更多, 更深 而李安導演的唯美畫面, 將故事更完美的表達 3D畫面將官感更進一步的提升 戲中的作者問中年PI, 那一個故事才是事實 PI 答,你信那一個便是那一個 事實, 和神一樣 你信, 它便存在~ 很久沒有看過一套值得反覆深思的電影~ 有機會, 希望可再多看一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