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分享拍攝兒童人像的入門技巧。由於目標讀者是【攝影初學者】,我會把說明盡量簡單化。作為例子拍攝的照片都是用【單鏡反光機】拍攝。雖說技術重要,但正如好的廚師會選擇最好的刀具,如何確保適當的器材也很重要。如果真的想為小朋友拍攝漂亮人像留念,建議乖乖花點小錢買部正規相機吧。本文只使用到小女的照片。雖然這些日常拍攝的照片不及替客戸拍攝的照片嚴謹,但某程度上拍攝對象的「一貫性」應該更方便於說明吧。....................................〖有關攝爸 SIPPA〗攝影師、一囡之父、旅人、書蟲;哲學+日本研究學系出身的80後大叔;會為聽懂 Every Little Thing歌詞而學日語,為讀懂【戀人絮語】原文學法文的怪咖。英國皇家攝影學會會士(APRS)、澳洲維多利亞省持牌導遊(Tour Operator)。在香港主要提供【家庭照拍攝】服務,2018年全家移民墨爾本後,在常規攝影之外亦開始提供適合家庭、婚前及蜜月旅行的【客製墨爾本旅行團】及【旅行拍攝服務】。....................................〖拍攝角度〗拍攝小朋友時,我們可以簡單分為【俯視】、【平視】及【仰視】三個視角。1)俯視角度【俯視】我們一般稱為【父母視角】,大部份家長拍攝小朋友都是用這個角度。俯視拍出來的照片有兩個好處,一是【顯瘦】、二是【顯得眼大身細=Q版可愛】;但問題是這個角度太過常見,而且除非是使用【大光圈鏡頭】,否則背景容易顯得雜亂無章。 *如果背景太過雜亂,只能用大光圈把背景虛化。 *使用手機俯視角度拍攝的照片。因為光圈不夠大,背景和地上的木碎影得太清楚、顯得雜亂無章。上面提到如果不能把景深「虛化」,背景容易顯得雜亂。這是否表示用手機不能拍攝到滿意的照片?不。影響「景深」其實有很多不同因素,包括「光圈」、「焦距」、「感光板大小」、 「攝影師與拍攝對象之間的距離」、「拍攝對象與背景之間的距離」等。用手機拍照時,可以掌控的只有「拍攝距離」。拍照時把鏡頭盡量貼近小朋友、拉開小朋友和背景的距離,都可以幫忙營造景深效果*。但現實上在俯視拍攝時,是不太可能把小朋友抽離背景(最明顯的例子是地板),所以背景通常都顯得雜亂。這也是為甚麼筆者不太建議使用俯視拍攝小朋友。* 現在很多手機都會提供「人像(淺景深)拍攝模式」,但得出的效果通常都很假。在螢幕上看看就好,很難當成認真拍攝的照片。.2)平視角度【平視】角度拍攝的人像照,能夠更清楚顯示小朋友的五官面型。由於很多家長平時都是以【高高在上】的角度看小朋友,用【平視】拍攝的特寫容易予人【和小朋友較親近】的感覺。 *平視角度拍攝的照片,以小朋友角度看世界。 *平視角度另一個好處是可以和背景拉開距離,易於營造景深。上面兩張照片都是以EF35mm F2 定焦鏡拍攝(筆者最愛用的鏡頭之一。非常小巧輕便,而且售價很便宜)。.3)仰視角度【仰視】在拍攝兒童時也可以很有趣,使用廣角鏡頭更可以把小朋友拍得像小巨人。不過如果小朋友有【嬰兒肥】,拍照時會【顯胖】,在拍攝時要比較小心。 *以【仰視】角度拍攝會有較新鮮的感覺。但如果小朋友有雙下巴等情況效果未必太討好以仰視角度配搭「廣角鏡頭」,可以把人像在畫面中的比例縮少並減輕不討好的雙下巴問題。但現實上,市面上所有手機的實際焦距約為30mm-40mm(iPhone焦距為35mm),所以是達不到廣角鏡頭效果的。.【從小朋友的角度看小朋友眼中的世界】是兒童人像拍攝的基本,很多有趣的畫面如果不用平視是發現不到的。建議在拍攝兒童時也好、和小朋友相處時也好,可盡量嘗試使用【平視】角度。 *不少有趣的畫面,如果不用小朋友的角度,是不會發現的。.〖光線的運用〗1)利用背光我在拍攝家庭照時,經常有客戸會提醒我「背光了」。其實妥善利用「背光」可以被照片帶來強烈的立體感。如果拍攝對象是尚在【黃毛丫頭/黃毛小子】年紀的小朋友,利用背光拍攝的效果更佳。拍攝背光的問題是:對於手機這是相當困難的任務,畫面上可能會出現非常難看的條狀耀斑。問題基本上無解決方法,只能改變拍攝角度。而即使是正規相機,背光拍攝對【相機(對焦能力、曝光寬容度)】及【鏡頭(防耀斑、暗位解像度)】的要求也比較高。 *以 iPhone 對著太陽拍攝的照片,耀斑問題與正規相機相比並不討好。 *只要對著太陽拍攝,鏡頭的好壞一目曉然。拍攝背光照片時,如果沒有使用【閃燈補光】,最簡單的做法是把【曝光度】調高1至2格以獲取正確曝光。拍攝後,也可以同時使用【後製軟件】平衡背景的亮度。 背光拍攝的照片,夕陽把髮絲染成金色。單張拍攝,後製調節曝光度。 *下午強烈背光下,小朋友髮絲帶有高光效果。拍攝背光,後面未必一定要是太陽,也可以是「窗」、「燈」之類背景。換言之有很多不同變化。 *早餐隨拍。窗外射入的光線在小朋友的頭髮及臉龐劃上輪廓線,顯得立體。.2)利用側光強烈的側光雖然會造成【陰陽臉】,但使用得當可以突顯拍攝對象的輪廓面型,拍出比較有特色的照片。筆者個人是相當喜歡利用側光拍攝的效果,不過由於風格較強烈,喜歡與否很看人。一般情況下,在【室內】或【昏暗的環境】比較容易得出漂亮的側光效果。 *窗外強烈的光線在小朋友面龐打下陰影,突顯了輪廓。 *晚上拍攝時,可以利用室外燈光營造出類似影樓的強烈陰影效果。....................................喜歡上面的內容嗎?雖然不免有點班門弄斧,但本網誌以後不定時會分享攝影技術哦。有疑問或想要分享的內容,歡迎私訊臉書專頁(www.facebook.com/photobysippa.aus)及主網頁(https://melbournelocaltour.co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