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筆者業餘的分享,倒不如聽真正出色的填詞人,談論廣東音樂的點滴。 「詞壇聖人」黃霑在2003年接受港台訪問時,大談香港填詞和香港流 行樂壇的變遷。 大家未必有空聽完整個訪談,就讓筆者以point-form形式,羅列一些重點吧! 有興趣的話,可到這裡盡情聽過痛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iImYM82oCg 主持:填詞人兼音樂監製向雪懷、張壁賢 嘉賓:黃霑 節目名稱:真音樂 (香港電台) (2003) 主題:填詞,香港流行樂壇的變遷 <談電視劇主題曲> *70年代前,粵語流行歌是個被歧視的年代,被認為難登大雅之堂,直到1974 年TVB電視劇《啼笑姻緣》,該劇編導王天林力議採用廣東歌作主題曲,掀起粵 語流行曲熱潮 *為電視劇主題曲創作,會有本天書讓創作者了解劇情以及人物關係 *霑叔寫主題曲喜歡寫得比較「虛」,不會緊跟劇情描寫,而是捉住某個point 發揮,例如《家變》的同名主題曲就以「變」為題材 *相比盧國沾的民族性歌詞,例如《秦始皇》、《小李飛刀》,都是捉住劇情 來刻劃,黃霑的歌詞則較為生活性 *劇集集數多不代表一定賣得,例如過千集的《真情》,從未列入「輝黃」組 合的十大收入排行榜 *近代(訪談是在03年進行)的主題曲甚麼也捉不住,只是借媒體來作宣傳plug 歌 <談與煇哥合作和創作上海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OVJju27Gmg *與顧嘉煇合作從未吵架,只會互相率直批評,或因兩人同樣追求不落俗套, 而煇哥也經常將「ordinary」一字掛在嘴邊 *《上海灘》僅用20分鐘就填好,算得上霑叔其中一首最快填完的歌曲,因 此霑叔也有未滿意的地方,例如「在我心中起伏夠」這句 *《上海灘》的旋律(煇哥作曲),和霑叔早年以「劉傑」名義,為佳視創作的 《誰是大英雄》(許冠傑後來改成《打雀英雄傳)出奇地相似: 「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VS 「絕招,好武功,十八掌一出力可 降龍」 *曾為上海是否有浪,翻書漏夜研究 *和煇哥心領神會,霑叔未知煇哥的編曲安排,填上「浪奔,浪流」,而煇哥 未知道霑叔的歌詞,卻營造澎湃的「砰砰」聲的編曲 <其他> *霑叔19歲開始寫詞,24歲開始作曲 *香港流行區的「速食」文化,曲詞創作者通常只會找個共同點,捉住這個 point再各自發揮 最後,喜歡這個部落格的話,希望各位會到這個Facebook專頁,為筆者讚個好!你的支持會是最大的鼓勵!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8%AC%9B%E6%A8%82%E9%81%8E%E8%B7%AF%E4%BA%BA/1609797525916884?sk=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