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及更多遊記: http://sherry-vagabond.blogspot.com 寫完這兩篇,不得不說一句:行萬里路之餘,也得讀萬卷書。如果關心仍是漫天戰火的世界,不如看張翠容小姐的博客和著作好了。 是的,是波斯文,而且書店老闆讀的,是Omar Khayyam的詩。Omar Khayyam在伊朗受尊崇的程度甚於中國的李白杜甫,家家戶戶都有他的詩集,地鐵站也以他命名。這個節目,不好的地方是做得粗糙,賣弄無知。 攝製隊今集跑到了卡尚(Kashan)Abyaneh村莊,好像很off the beaten track,尋幽探秘啊。其實我當時本來打算去的,後來打消了念頭,因為實在不愛卡尚這城市(原因參考卡尚:不是遊記的遊記),在那裡受到的待遇跟我在其他城市的貴賓級待遇差太遠,覺得不好逗留就跑掉了。不過這個村莊究竟有多秘密呢?包一架的士就可以去得到,我在那裡的的士站繞一圈,最少會有十個司機主動給我電話和報價,要帶我去Abyaneh。沒錯,只不過一個普通旅遊景點。劇本卻形容為「掩飾軍事設施的煙幕」,邏輯叫人費解。 其實看看他們的路線:首都德黑蘭-卡尚-伊斯法罕--根本就是經典旅遊路線。究竟三色台是要拍他們的飲飲食食旅遊特輯,還是認真要除魅,要展現伊朗在主流媒體外的真實一面?(好啦,這時候肯定有人說:你諗多左啦,三色台你睇得少咩。) 至於「武器已經對準方位」,而且「這件事在伊朗已經不是秘密」--聽來伊朗真是個愛撩事鬥非的國家。到底是甚麼方位呢。以色列/美國的方位嗎?劇本裡這句話真是聰明,因為--根本沒有提供任何資訊,但又收到想要的效果,滿足了大家對伊朗這封閉國度的好奇心,也滿足了普羅大眾的中東想像:好恐怖。 題外話,美國的導彈又對準甚麼方位,軍事基地又設在那裡?Google一下「US military base, Iran」,在Image可以找得到很多張這樣的圖: (Source: Fellowship of reconciliation) 密密麻麻的飛機icon都是美軍軍事基地。伊朗總統內賈德是個瘋子人人皆知,雖然核子戰爭都是口水戰居多。但如果「武器已經對準方位」要用如此緊張恐怖的音樂襯托,看了這張圖,三色台「走過烽火大地」第二集是否應該去美國拍攝? 最後,有旅友提到這集有拍攝伊朗Gym room,而且說「做健身同時有為國家上戰場打仗的準備」。但不知何解我在My TV看不到這一段,就作為題外話講講吧。其實受欺負的民族特別愛健身,很多學術論著皆有提及。薩依德書寫巴勒斯坦青年,亦有類似論述。他提到巴勒斯坦青年崇拜肌肉強壯,愛練健身﹑空手道和拳擊,是「弱者飽受強者欺凌」的自然反應。除巴勒斯坦外,在伊拉克﹑阿富汗等地,健身亦是蔚然成風。但如果是三色台講的呢--目的當然也很明顯,就是要塑造伊朗全民皆兵的形象。我沒有去過伊朗gym room,但其實伊朗跟伊拉克﹑巴勒斯坦等民族的歷史與經驗差天共地,個人認為這種「受壓迫」而健身的肌肉崇拜並不存在,對於伊朗人而言,他們最大的敵人是政府,尤其是內賈德政府。是的!他們分得清政府跟國家是兩回事,比我國的憤青強多了。 今年在科索沃一個戰時影展拍的。 隨post附送: 博主在伊斯法罕天天就去茶館喝茶,跟伊朗朋友聊這聊哪,當然少不了大罵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