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西環的黃金歲月”blog內看到很多關於香港的舊相, 想起很多往事外, 看見這張相, 想起錦舅父, 眼淚便跟隨回憶湧出…… 以前香港生活艱難, 父母為口奔馳, 我自小便由婆婆帶大, 未有公屋時, 只與公公婆婆及四個舅父迫在唐樓的板間房裡。 聽婆婆說, 那時我剛出世, 時常哭著要看街景, 但當時12歲的源舅父很害羞, 只會用揹帶揹著我在房內踱步, 不肯踏出門口一步; 只有錦舅父(10歲)願意揹著我到樓梯口看街! 媽媽常說, 當日若沒有婆婆及舅父的照顧, 父母就不能放心出外工作, 那就沒有今天的好日子了! 其實, 除了感謝婆婆及舅父照顧我們倆姊妹外, 還要多謝他們作出的教導, 不會因為怕做丑人而把我們縱壞! 反觀今天很多老人家(我奶奶是其一)生怕兒女不高興, 所以即使看不過眼, 也不會對子孫喝罵, 怕破壞感情, 但我覺得長輩教導子孫是應該, 亦是責任, 所以我聽後也覺得很驚訝, 難怪政府也要宣傳家教的重要性……但又有多少人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