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自維港歡樂口腔)對於“矯正是否會對牙齒造成傷害”這個問題,周醫生聽過許多不同的聲音。部分人覺得矯正對牙齒的傷害極大,特別是在矯正牙齒的過程中,對於拔牙不能理解的特別多。 拔了好好的牙,真的沒影響嗎? 大部分矯正過牙齒的小夥伴為了追求較好的矯正效果,都會選擇拔牙齒。(大多是智齒,小牙會優先選擇蛀牙) 拔完之後利用拔牙後的間隙進行內收,一顆正畸牙的近遠中距離一般在6-7mm左右,一般情況下,上下牙床會各拔兩顆牙。 這也就意味著,你在收牙縫的過程中,你的全部牙齒都移動過一遍了。所以一般不存在單排矯正,除非本身已經是很好的咬合,但這種情況基本是微乎其微。 牙齒矯正的黃金時間是8-14歲,這時候面部骨骼和牙齒都還在生長還沒有定型。孩子晚上睡覺時,荷爾蒙分泌旺盛,促進骨骼生長,在生長激素的作用下,孩子的頜面部及牙齒進行快速發育。牙齒的咀嚼功能時刻刺激著頜面部的發育。 因此,在8-14歲進行牙齒矯正,讓牙齒沿著正確的生理方向生長,刺激頜骨的正常發育,臉型也可以隨之變得更漂亮、更精致。 但,即使過了18歲,牙齒矯正依然能很好的進行,這是因為牙齒真的是可以移動的。 我們所看到的牙齒是暴露在牙齦外面的牙冠部位, 而具有生長能力的牙根部位是深埋在牙槽裏面的, 含有2種重要的細胞 成骨細破骨細胞 當戴上牙套,牙齒受力的牙根部位,會出現牙槽吸收,然後會沿著受力點方向出現移動。 這個移動幅度有多大呢? 大概1-2個月能移動1mm。 一些人由於牙齒過於擁擠, 牙齒矯正時必須要拔牙,一顆牙齒的寬度有的會達到6-7mm左右,能想的出來, 附近的牙齒要在牙套的拉力下移動5mm! 這聽起來是不可思議的,但事實上整牙結束後,往往都能有一排整齊的牙齒。 有些人會認為,牙齒矯正對牙髓、牙根有影響。其實,在治療初期產生的牙齒酸痛或不適感,在適應以後症狀即可消失,並不會對牙髓造成影響。 牙齒矯正時,牙根表面也發生吸收、增生這種重建活動,因此一般治療完成以後,牙根可憑著修複能力而恢複正常,所以對牙根也沒有持續性影響。 真正對牙齒有傷害的舉動是這些: 1、肆無忌憚地啃硬物。 有些小夥伴,即使戴上了牙套,吃東西的時候也無一絲顧慮,照樣大口啃硬物。 若是實在嘴饞,可將其切成小塊狀。因為在啃硬物的時候,托槽容易脫落。而托槽一旦脫落的話,整個矯正進程將停止。 你需要即使去看牙醫,讓其幫你粘上,否則將影響進程。 2、吃甜食、喝碳酸飲料 甜食還是可以適當吃一點的,但碳酸飲料一定要拒絕。 碳酸飲料對牙齒的腐蝕作用極大,我們在整牙的過程中牙齒本就比較脆弱,應盡量做到不喝。 若你是甜食的鐘愛著,可以允許你吃一點,但記得吃完要記得刷牙, 好好清潔。因為在整牙的過程中遇到蛀牙是及其麻煩的一件事 3、不好好刷牙 戴牙套的小夥伴們,清潔牙齒本就比較困難,因此若想把牙齒清潔到位,需花費更多時間,從裏到外,好好刷!可參考巴氏刷牙法,學會用牙線剔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