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商家和醫生在牙膏上爭議不斷,口腔品牌方大力宣傳牙膏美白、止血等超強功效性,時不時會有口腔醫生學者看不下去,跳出來說:“牙膏這麼萬能還要我們牙醫幹什麼?牙膏主要作用清潔和防蛀而已”。總的來說,這雙方是存在部分利益沖突的,觀點不可能統一,可憐的是沒有專業知識的消費者夾在中間,不知道應該聽誰的。 本人口腔專業出身,在口腔護理產品行業也呆過一段時間,不想偏向哪一方,在此給出客觀公正的建議,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幫助。 美白牙膏真的能美白嗎? 這需要辯證來看。從商家方面來說,美白牙膏的美白原理主要是通過摩擦作用,先由牙膏中的植酸鈉等成分軟化牙垢,酵素牙膏中含有的酶還能加速牙垢的分解,再搭配碳酸鈣、水合矽石等摩擦劑將牙齒表面的汙漬刷掉,相當於“搓澡”,牙齒每天面臨各種食物的附著與染色,原本的牙齒顏色被覆蓋掉,通過美白牙膏將這層汙漬“洗掉”,一定程度上還原牙齒的本來面貌,從這層意義上來講,確實可以說美白牙膏具有美白效果。但是,我們都知道洗澡只能將身上的髒東西洗掉,並不能讓皮膚由內而外的變白,牙齒亦如此,所以在這一層面上,牙醫們則認為美白牙膏沒有美白功效。 那麼到底要不要買美白牙膏呢?可以買。既然相比普通牙膏,美白牙膏更有利於去除牙垢牙漬,為什麼不試試呢。但是,使用美白牙膏要端正自己的心態,畢竟牙膏廣告中有部分誇大成分,不能因此而忽略認真刷牙的重要性,更不要希望它能有效去除多年抽煙喝茶等習慣導致的頑固色素沉積。而且某些“天價”的美白牙膏,是不值得的,如果你沒處“燒錢”還不如去做個冷光美白來得痛快。 止血牙膏真的好嗎? 以某藥為代表的止血牙膏,主打緩解牙齦出血的功效,備受消費者推崇。那麼止血牙膏的止血成分是什麼呢?品牌商聲稱自己的牙膏加入了多種有護齦止血的功效的中草藥成分,田七金銀花西瓜霜等,不同品牌的中草藥成分有所差異,但是所有品牌的止血牙膏幾乎都含有一味西藥——氨甲環酸,俗稱凝血酸,主要用於急性或慢性、局限性或全身性纖維蛋白溶解亢進所致的各種出血,其實真正起止血作用的是這一成分,所以說牙膏商家有“掛羊頭賣狗肉”之嫌。 網絡上盛傳凝血酸帶來的危害,其實我是不贊同的,“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合格的牙膏在上市之前都是要通過國家嚴格的質檢,所含成分及含量都控制在安全範圍之內。牙膏屬於化妝品管理,在化妝品原料名稱目錄(2015版)中,凝血酸(氨甲環酸)赫然在列。 所以說,止血牙膏本身本沒有問題。但是,卻又潛藏危害,它會掩蓋牙齦出血的病情。牙齦出血的原因分為局部原因和全身性疾病原因,局部原因一般多是牙齦炎,牙周炎的症狀。全身性疾病原因的牙齦出血是由於各種血液系統的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等。不管是局部原因還是全身性疾病原因,通過加入凝血酸的牙膏都是不可能得到解決的。牙齦出血其實是在傳遞身體出現問題的信號,止血牙膏掩蓋了這些信號,當事人往往不能及時發現,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期,從這一方面來講,含凝血酸的牙膏確實是有危害的。因此,不建議購買止血功效的牙膏。 那麼牙膏要怎麼選? 第一,要選擇含氟牙膏。部分地區的飲用水含氟超標,導致當地人出現氟斑牙。因此很多人不能理解為什麼牙膏要含氟。其實,有大量研究表明適量的攝入氟化物是能夠防止蛀牙的,醫療上也經常使用塗氟的方式來防蛀。牙膏中僅含有0.01%的氟化物,遠不足以達到過量的攝入,而且平時刷牙時並不會將牙膏吞咽下去,所以含氟牙膏是安全而且能有效防蛀的。 第二,選用含高級摩擦劑的牙膏。市面上有些便宜的牙膏的摩擦劑成分是碳酸鈣,這是一種低級的摩擦劑,顆粒較粗,菱狀尖銳,長期使用會對牙釉質造成磨損。比較好的摩擦劑是碳酸氫鈣和水合矽石(二氧化矽),摩擦作用更溫和,保護牙齒健康。 第三、適當選擇適合自己的功效牙膏。 清新功能牙膏,這種功效的牙膏含西砒氯銨(CPC)、NFD等抑菌成分,可以抑制口腔細菌滋生,淨化口腔環境,從源頭上阻止口氣產生。同時不同口味牙膏添加了不同的食用香精和薄荷腦等,可以使口腔充滿清香氣息。 抗敏功能牙膏:抗敏牙膏含氯化鍶、硝酸鉀等成分,有效鈍化牙神經,封堵牙小管,減輕敏感症狀。 這裏普及一下國際頂尖口腔護理理念——早晚分護的理念。早晚的口腔環境是有所差異的,白天由於進食牙齒要抵抗多種食物的入侵,而晚上的口腔細菌滋生情況嚴重,實驗表明夜間微生物是白天的7倍。對此,早晚分護系列的牙膏也已經出現了,針對早晚口腔環境差異而設計,大家可以去試試。 其他相關文章閱讀可點擊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