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你第一次不是跟家人去的旅行是去哪裏嗎? 我記得第一次不是跟家人去的旅行是在小學時候。沒錯,身為旅遊編緝,小弟旅行經驗是比較早熟。說實話,我已不太記得那次旅行的細節了,只記得那次感覺到前所未有的興奮,黃色的環境,黃色的旅伴,是一趟徹徹底底的黃色旅程。 不要思歪!我那次旅程比蒸餾水還純潔,黃色環境是因為夏去秋來黃葉遍地;黃色旅伴是因為他們是一大班穿著黃色體育服的同學。沒錯,那個第一次就是我小學一年級的秋季郊外旅行。 相信以香港作為旅行目的地,除了本地小學生外,就只得外國人以及自由行吧?!有說:「旅行,不外乎是由自己熟悉的地方,去別人熟悉的地方。」所以,其實不用想太遠,哪怕是香港、九龍、新界裡任何一處,甚至只是過兩三條馬路到隔籬屋村,只要你去的這個地方是你不熟悉的,也算是一趟旅行。當然,前題是出發時候要抱有旅行的心態。至於什麼是旅行心態?很簡單,你會為這趟旅程將電話轉到飛行模式就是了。 前幾天,我參加了英倫時裝品牌 Jack Wills 的秋季活動,坐開篷巴士遊覽香港殖民地景點。那次遊覽確實令我有旅行的感覺,事隔 100 多個月後,終於,我再次回到香港旅行。 點擊圖片放大 這是我第一次坐開篷巴士,我上車後即時將電話轉到飛行模式,朋友問我此舉為何,我跟她說不想受到來電及訊息騷擾,希望全程投入今次旅程。當然,更重要原因我沒說,是因為忘了帶相機,要把電話的電省下來拍照。 坐在巴士的無蓋上層,感覺是微妙的,抬頭望天,雲朵比平常掛低不少;穿越天橋,橋底好像都快要跟我的頭顱碰到了;經過大樹,樹枝更加真的「啪啪」打了進來......在這裏,跟所有高大事物的距離好像都拉近了許多。 這次的秋季旅行,主辦單位 Jack Wills 一點也不馬虎,紫色的 Jack Wills 開篷巴士十分耀眼,巴士從銅鑼灣出發,行駛時一直吸引街上行人目光。而且車上還有導遊,沿途從沒間斷地介紹中西區歷史。巴士駛至上環,就是那個我已經來過無數次的上環,導遊小姐說了不少關於這裏而我未曾聽過的故事。 1. 荷里活道為什麼叫荷里活? 荷里活道跟美國荷里活完全沒關係,因為這裏以前種滿植物 ’’Hollywood'' 而命名。 2. 摩羅街名字何來? 以前香港警察多為印度人,’’摩羅’’ 是本地人對印度人稱呼,這裏以前聚集不少印度人擺賣而命名。 3. 西環與中、上環的關係? 從前香港跟北京類似,將地區分城一環一環,共四環。西環跟中環、上環都是其中一環,是香港最早開發地區之一。 如果你三題都沒有頭緒,不用擔心,因為我問過身邊朋友,全部都是地道香港人,也沒有一個是三題全都會。 的確,香港很多地方雖然已經去過無數次,可是我們卻不大會去了解它們的歷史。反觀,很多首次遊覽香港的外地遊客,往往從導遊或旅遊書裏認識到一些鮮為本地人知的小故事。真有點諷刺,可能說到底這就是旅行心態的分別。 光陰似箭,開篷巴士不經不覺間已走完中西區一圈,之後我們去了和昌大押 The Pawn 食英式 all day breakfast,晚上看莎士比亞的話劇,跟小時候的秋季旅行一樣,這天過得充實而愉快,唯一不同是旅行翌日沒有假期了。 日期:2013/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