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差不多平圴一個月一遍文,因為小弟也是忙裡偷閑抽空用手機打文,真係每粒字想出來,中國人有句話,粒粒皆辛苦,現在真係完全體會到,現在不打,恐怕日後忘記中文如何寫法,剛打完文時,巧合年廿八,正好破舊立新之時,把以前的思想除去,迎接新的開始,也是計劃往後的路之時。 我記得初踏入職場時,要擔心的只有前途這件事,但年幾大了,除了前途,還有家人,兄弟姊妹,及錢途。職場手段也愈來愈辣,由以前初初出道,什麼怕一餐,到現在敢作敢言,有時幫班後輩,怕他們出事。我做事方法是後輩處理不到的野,就我來頂,可能受到我以前那位工程和倉務上司的影響。你們別以為我學識多,其實識的東西不多,純粹騙薪金過活。由會計轉做 服務性行業,這個轉變其實挺極端,當時做會計時,完全觸摸不到這個行業的特性,初初以為會計是抽sample,做下excel和paper work,就得,後期發現需要分析,而這些分析不是我們想得到,如果無人帶著或有樣版跟住寫和前輩給概念怎樣寫,應該一世寫不到標準的working,所以先決心轉行。世上有兩類人 ,一類是提出問題的人,一類是解決問題的人,還有新興的特別種類是無敵破壞王即係小弟。(講笑) 做會計的特質是要不停提出問題,給核數對象答,但如何改善則不負責,如果無這種特質的人就好難做下去。小弟巧合地喜歡想方法去解決問題,因為比提出問題有趣,見到別人用自己研發的野,那種成功感其實幾正。客戶服務正正是幫人解決問題的工種,也許我可以試從這個方向入手。 雖然想到方向,另一個問題隨之產生,就是行業,我有兩個方向走,金融公司或銀行,金融公司一般而言不用跑數,銀行就一定要跑,兩者間分別是進升機會,銀行有完善的薪金範圍和福利,部分金融公司則無提供新金範圍(好像我做果間),這樣壞處是海鮮價,即係同一職位的同事和差不多的工作經驗,薪金方面會差好2000至3000的距離,這個差距太大了。再者,升人也是很主觀,即係買一桶靚的鞋油或有把上斬忠臣,下斬烈士的乾坤逆斷刀就成功。 小弟現在從事某金融公司,體會到一間極獨裁主義和家族生意的文化,那種完全當外人是奴隸的公司,人工完全同外面脫節和海鮮價。雖然小弟不是在八大名牌大學畢業,應該不至於連清潔姐姐的人工與我相約(純比喻),有人話人工與工作成正比,但這裡就不一樣,人工小做的野多,還要給人話多兩句,有事就拍摶頭幫下手,無事繼續奴役,這種公司可一不可再。 很多人覺得30歲是人生最光輝的時間,甚至是要升到管理層先叫完美,但我與很多人說30歲是人生的開始,因為在30歲前,是嘗盡人生百態的黃金機會,我的口頭禪是30歲前當燒銀紙,即是用錢換人生經驗,當然不是壓到人工生活不到,而是生活到之如,還有小許錢做自己野,所以不用急於30前做高層,社會鼓吹30前做高層其實有他的目的,一來年輕人之間互片,二來年輕時做到高層,缺乏獨當一面的能力,老屎忽更容易控制高層,三來,因為在年輕時升到高層,缺乏放下身段的能力,人生路慢慢長,所以不用急下來,世上無一條一勞永逸的路,人生如投資一樣,一方面使用投資帶給你的增長,另一方面找到收入的來源,兩邊相輔相乘才有突破性的增長。 打工仔另一樣煩的事是轉工,在華人的角度上,他們請人不是考慮人的能力,而是工作年資有幾長,即係如果履歷表上富有工作經驗,但不足1.5年的話,給人標籤養唔熟,擔心一教就走。港資和中資企重書不重質,書的是概念上的野,質的是個人的技術和技巧,對比真正外資企業,他們唔太看重工作年資和學歷,他們看個人的能力,經驗和技巧,也許就是外資企業增長極強的原因。 打工仔另一個煩惱是結識另一半,細過都聽過,讀書唔好拍拖,會無心機讀書,出到來做野,就知道這句是完全錯誤,機會過了就恨錯難番。命運總是喜歡玩弄別人,遍遍我鐘意類型唔係有另一半就係有對象,我鐘意那位,在我心目中是女神來的,我記得第一日碰到她時,不知謂何吸引著我,感覺好像一定要識一樣,樣靚聲甜又有氣質不在話下,最緊要是內心不是惡毒已經可以,可惜我知她的情報太小,加上好小與她談話,變了小機會接觸和難開話題。辭職之後,她有次上來公司,可能搵番以前的同事,我見到她時,感覺到她唔太想與我對話,最後我都係做一個聽眾,禮貌地等人講完就走人。可能小弟令人討厭。 小弟其中一個原則是有男友的女仔是不會碰,因為不喜歡這樣做。我估女神應該交往中,所以無繼續去追,除非我知她單身和知她的想法,這樣我可能會了解她多點。 遇到一個合眼緣的女仔好難,所以大家記得求學時結識異性,工作後就好難識到。 (背包遊四周,孤身走我路,體驗遊四海,富歷自人生) (無靈感時,就會坐巴士,坐坐下就會想通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