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為何世上總是無完美的東西,如果世上確實存在完美的東西,我們生活又是不是完美呢! 680這條線,對於馬記的居民可是又愛又恨,在馬鐡未出現時,它可以直達上環,但因為路線過長,居民不是太滿意(整車程可是要1.5小時),當馬鐵出現後,該線不幸被縮短至金鐘,使居民小了一條直達上環的路線.680這條線是馬記的第一條過海路線,期後他的洐生線有680X,681及682. 680,681及682是馬記過海三寶,大家的服務和市場定位不同,680主要服務天后銅鑼灣一帶,681主要服務灣仔,金鐘及中環的特快服務,而682完全服務於東區一帶,所以大家的市埸定位不同.自從馬鐵出現後,大部份路線取消.680因而縮短至金鐘,客源小了上環的人. 在680未縮短時,大家總是覺得行車慢,路程過長,寧願轉地鐵也不考慮搭680,當他縮短後,大家又反對,體驗香港文化的獅子山精神. 680行車時間長,但確實提供一程過的服務,世上總有長短,比較難有完美,小弟覺得一件事物有長短,是它獨有的特性,當那件事物完美時,如機械人一樣,一式一樣,毫無特性. 還記得初在德國旅遊,總是介懷為何不懂德文,不能流利說英文,當時確實覺得浪費這次旅程,但另一個角度看,因為不懂德文及不流利的英文,反而令我學懂用google,用手語及嘗試簡單的德文,而別人也因為明白我不能說流利的英文及德文,反而更接納和幫助我,也是因為這個缺點,反而更能融入他們的生活還境.在旅遊中,看到某國和愛港的年輕人,滿口流利的英文及德文,他們充滿自信的表情,那種氣勢簡直是富有一等公民之喻,小弟還是喜歡做一位市井之徒,大家能互相了解的朋友. 每次見到香港的家長迫小朋友不停參加不同的課外活動,巧合地他們參加的活動清一色相d同,這令我想記機械人生產史,所有零件及工序符合標準,絕無差錯.這樣只會令小朋友不能突顯他們天生的特質.我認為他們做到基本要求,餘下的時間就讓他發揮自己想做的事,玩馬仔都知道,馬不能過份操勞,練馬師職責是找到每隻馬的潛能,再加強訓練他的長處,我相信教小朋友也是一樣,家長又能不能像練馬師一樣,找到小朋友的潛能. 小弟覺得人本是不完美,但正正人是不完美,才能特顯個人特性.以前看見自己的水撙慢慢地變花,開始想換新的水樽,現在反而更保留他花的部份,因為這些花痮是這個水樽與我經歷而產生,也是世上獨一無二的水樽. 我經常問自己,我想做一個別人期望的人,還是一個有自己性格的人,前者是平步清雲,但人生枯燥,後者自由舒服,但不符合世人眼光. 希望大家別認為自己或別人一事無成,多點在另一個角度看,也許會找到特質!不是眾人的齒輪,而是一驅有期性格的名馬. *有人話影得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