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反覆出現在美、中、台三方關係的討論中,並且受到熱議,但美國目前在戰略模糊的策略下,並不會直接回答這個問題,然而,有些人對戰略模糊的立意與原則常常一知半解,部分民眾甚至會因此對美國對台政策產生錯誤的認知,進而認為台灣只是美國的棋子,或是懷疑美國是否是在真心幫助台灣。例如,每次有重大軍購案推出的時候,即使軍購內容將大幅增加我國對中國的軍事嚇阻實力,還是有人認為這只是美國所手機娛樂城推薦要求的一種「保護費」。又比如,許多坊間謠言也認為這些美國武器都沒什麼用,因為美國不在乎台灣云云。但實情真的是如此嗎? 說起戰略模糊,就要談談美、中、台三國錯綜複雜的歷史,從越戰陷入泥淖開始,美國政策圈有愈來愈多人認為,美國必須要採取新的方式來圍堵共產勢力,而在1960年代,因為共產路線之爭、邊境領土糾紛、反對中國執行大躍進運動以及其後產生對蘇聯的債務問題等等一系列的衝突,造成中國與蘇聯徹底決裂,讓美國看到了「聯中抗蘇」的契機。於是,1972年,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訪中,緊接著1979年中美建交/台美斷交,以及中美三個聯合公報(1972年《上海公報》、1979年《中美建交公報》與1982年《八一七公報》),加上1979年因應中美斷交所通過的《台灣關係法》與1982年為了向台灣解釋《八一七公報》而提出的「六項保證」,確立了美國對中國、美國對台灣的基本政策方針。如果我們要用一個大標題來概括這些匯流集結起的方針,那就是所謂的「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 美國「戰略模糊」到底模糊了什麼? 我們可以從至少三個層面來解析什麼是美國對台海的基本戰略方針。第一,是美國在美中建交以來所奉行的「一中政策」(One-China Policy)。簡言之,美國只能承認一個中國的存在,並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而美國對於台灣主權的觀點,則採取一個相對模糊的方式來處理。一方面說自己「認知到」但是並不「承認」中國的「一中原則」(One-China Principle)裡面說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說法,但另一方面也強調美國不會在台灣主權問題上採取任何觀點。這就是戰略模糊的第一個層次,也就是美國不會在公開場合明確地說清楚對台灣主權的觀點。 第二,美國強調海峽兩岸之間的主權問題紛爭,應該由兩造採取和平的方式解決。美國不會主動改變《台灣關係法》、不會主動要求台灣與中國進行談判,也不會在兩造之間進行調解,由此觀之,戰略模糊的第二層意義,就是美國在兩岸關係之間採取一個「不積極」、「不進取」的被動角色。美國不會明確地要求台灣或中國必須要在兩岸關係上推動什麼顯著的進展,也不要求兩造是否要展開談判以達成統一,或是追求一邊一國,一切都取決於兩岸關係的發展而定。換言之,美國的戰略模糊,就是去確保這手機娛樂城推薦個模糊曖昧的「現狀」繼續維持,因為台海和平穩定才能維護美國及其盟國在東亞暫時的最大經濟與安全利益。 第三,為了維持這個現狀,美國致力於維持台灣與中國之間的軍事平衡。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美國將在不會事先知會中國的前提之下維持對台軍售。對台軍售的目的,並不是要讓台灣擁有可以超越中國的軍事實力,當然也不是要反攻大陸,而是在某種程度上讓台灣的軍備可以成功嚇阻中國的武力侵略。根據前國安顧問波頓(John Bolton)解密的一份雷根總統時期制定的備忘錄,當中就明白指出,對台軍售時,出售武器的等級考量是要能夠匹配解放軍帶來的威脅。 不過,綜觀海峽兩岸的軍事實力,無論是在國防支出還是常備軍的數量,中國都遠遠超過台灣,兩岸之間始終處於不對等狀態,是此,為了加強嚇阻的效力,美國對於「若中國真的侵略台灣,是否會出兵協防」的這一假設情境上,一直都保持模稜兩可的態度。原則上來說,美國不公開表示會協防台灣(先前唯一的例外是在2001年,當時小布希總統曾經公開表示美國會防衛台灣,近期的發展則是拜登總統於2021年8月,在新聞台專訪時講說台灣是「北約組織」承諾的區域安全一部分,詳後述),但也不排除協防台灣的可能性,只是強調說會採取「必要措施」。而這就是戰略模糊的第三層意義,也是一般民眾普遍理解到的戰略模糊的主軸。嚇阻中國 美國在軍事上模糊的安全保證,基本上是用來嚇阻中國的侵略;與此同時,也是要求台灣不要輕舉妄動(追求改變現狀),以招致最壞的後果。 過去,美國與中國有某種程度的共識,只要台灣不單方面宣布獨立,則美國與中國都不會試圖去改變這種模糊的現狀。畢竟從美國的國家利益出發,與擁有核武的全球第二大軍事國家中國開戰,將導致無法想像的後果。是此,即便在美中關係走到冰點的今天,美國也沒有明確的要主動把現階段的美中冷戰提升到熱戰的層次,或是公開放棄對台戰略模糊。例如在川普政府時期,國務卿龐培歐代表美國與日本、印度和澳洲外長在日本進行「四方會談」時,也曾經接受《日本經濟新聞》的訪問,指出美國會竭盡所能地維持兩岸間的和平,消除彼此的緊張情勢。由此可見,美國對台政策的大方針其實並未改變。 拜登政府上台後,將美國與中國的關係定位為戰略競爭關係(strategic competition),多次公開表明中國對美國以及全世界的秩序帶來重大挑戰。而在台灣政策方面,各部門相關人士(例如:國務卿、白宮國安會顧問、國防部長)皆強調「對台灣的承諾堅定如磐石(rock-solid)」,這已成為當前美國政手機娛樂城推薦府對台政策的一個主要標題。然而,該「承諾」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在戰略模糊的指導原則下,美國並不會講清楚,我們唯一能夠確定的事情是,美國明白指出會幫助台灣加強自我防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