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人來說,發燒有時吃個退燒藥就好了,但嬰兒發燒可就不同了。嬰兒體力和免疫力都較成人弱,任何一點症狀都會造成嚴重影響。究竟嬰兒體溫幾度算發燒?小孩發燒的原因為何?今天帶你深入了解,教您如何處理嬰兒發燒、出現哪些症狀應趕快就醫。幾度算發燒?一般定義核心體溫≥38度為發燒,不過根據量測工具的不同,定義為發燒的溫度也會有差異,例如肛溫和耳溫比較接近中心體溫,因此以38度作為有無發燒的判斷基準並無問題。但其他部位如口溫會低於肛溫0.5度,腋溫則低0.5~0.85度,因此發燒基準分別為口溫≥37.5度與腋溫≥37.2度。嬰兒發燒判斷基準:肛溫、耳溫≥38度口溫≥37.5度腋溫≥37.2度嬰兒發燒原因:病毒感染佔8成嬰兒發燒大多由感染所引起,其中一些自限性病毒感染的機率又比細菌感染還高。相關研究指出,2個月~3歲大發燒的小朋友,近8成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其中近6成是腺病毒、人類疱疹病毒第6型(玫瑰疹)、腸病毒感染。其他可能感染原因則包括呼吸道融合病毒、副流感病毒和水痘病毒等;而3歲以下發燒最常見的細菌感染是泌尿道感染。每天跟嬰兒相處的你,若發覺寶寶體溫偏高,但沒有穿過多衣物,環境溫度也正常,那通常就是發燒了。這種時候建議家長不要慌,第一步先幫寶寶量體溫,如果你的寶貝只有1~3個月大,肛溫是比較準確的測量方式,或者也可採腋溫測量,耳溫槍則較容易失準;若僅1個月大或低體重的新生兒,則建議量測腋溫或背溫。什麼時候要幫寶寶退燒?寶寶發燒時往往會因為不適而哭鬧或沒有胃口,因此醫生可能會幫孩子開口服退燒藥如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或布洛芬(Ibuprofen),讓孩子感覺舒服一點,醫師也提醒,不是所有小孩都適合用退燒藥,6個月以下通常盡量不要使用布洛芬類的用藥,若是3個月以下的寶寶,通常需要住院治療,請家長切勿未經醫師診斷,擅自給寶寶服用退燒藥。嬰兒發燒處理方法嬰兒發燒一開始可能會出現四肢發冷或打冷顫的狀況,家長應幫寶寶蓋上薄毯或其他保暖衣物。如果寶寶因為核心體溫上升而開始出汗,請適時幫孩子減少衣物、保持通風,幫助散熱,或是以用29~32度的溫水幫寶寶擦澡,需要注意的是,若寶寶出現顫抖的狀況,應該停止擦澡或提高水溫。嬰兒發燒要物理降溫還是吃退燒藥?發燒的降溫方式依其成因而有所不同。若因發炎性疾病所引起的發燒,不應使用冰枕等物理退燒法,而該選擇可以矯正腦部體溫定位點的退燒藥;若是衣服穿太多、中暑等體溫過高的情形,腦部體溫定位點正常,就適合採物理退燒改善產熱與散熱失調的狀況。建議家長可以用29~32度的溫水幫嬰兒擦澡,需要注意的是,若寶寶出現顫抖的狀況,應該停止擦澡或提高水溫。至於其他如退燒貼片、冰枕等方式則較不適合嬰兒使用。有些長輩會採「酒精擦澡」幫寶寶降溫,然而這可能會導致寶寶血管收縮,反而更難以散熱,而且酒精如不慎讓小孩吸入會有中毒的危險,建議539號碼應避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