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有點「跳掣」,未寫完哥本哈根,便來寫瑞典,因為這天在這個地方實在太「印象深刻」,好像不如意的事都在這天發生。這天是復活節假期的第2天,斯德哥爾摩地鐵其實是由港鐵來營運,來到這麼遠也沒有令我「失望」,一樣的那麼糟糕。這個在末段會再說。 Facebook: http://bit.ly/2GfWjlZ 皇后宮的正式名字是「Drottningholm」卓寧霍姆宮,因為這個宮殿是為了「皇后」,所以又名為皇后宮,而卓寧霍姆宮位於的小島,也叫「皇后島」。這個皇后島是位於距離斯德哥爾摩市中心1.5公里處的小島,現在也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名錄之中,同時也是瑞典第一個列入名錄的地方。 其實從斯德哥爾摩的市政廳旁的碼頭可以乘船前往,所以我氣憤的地方就是,如果在地鐵我還未入閘便知道地鐵的特別安排(不停斯德哥爾摩中央站),我就會轉乘船去皇后島了。 其實這天吃早餐時,我已覺得肚子有點不舒服,但還是可以接受的程度,吃了藥以為無事。在坐地鐵的時候,發現肚子越來越痛,但那是沒有想去廁所的感覺,這樣才更糟糕﹗因為乘地鐵轉車再轉車,到了 Brommaplan下車又要再轉巴士,我感覺到肚子越來越不行了,不停的出冷汗,但既然已來到,就盡管的走一下吧﹗ 來到皇后島要參觀的地方包括了主要的卓寧霍姆宮,還有宮廷劇院、中國別館和宮廷花園,因為我真的受不了肚子痛,所以只有參觀了卓寧霍姆宮。我從官網先買了這天的票,這樣入場會快一點。 網頁:https://www.kungligaslotten.se/english/royal-palaces-and-sites/drottningholm-palace.html 購票頁:http://event.webbiljett.se/kungligaslotten/default.aspx?category=2 交通:地鐵到 Brommaplan轉巴士。或於City Hall旁邊的碼頭搭船過來。 門票:140DKK Brommaplan巴士站,排隊的人都是往皇后宮。 其實這裡最初是瑞典國王約翰三世(Johan III 1537–1592)於1580為他的皇后而建造的。他的皇后是Katarina Jagellonica,因此這裡又叫皇后宮。這座皇官以法國文藝復興風格為主,風格比較華麗,原來也深受法國的凡爾賽宮影響,宮殿四周又充滿了法國巴洛克式風格,所以後人也稱這裡叫「小凡爾賽宮」。這裡曾經在1661年遭大火燒毀,1662年重建,直到1744年,當時的瑞典王儲Adolf Frederick迎娶Lousia Ulrika公主,宮殿又再作一次修繕。後來,Adolf成為了瑞典國王,因此公主就變成了皇后。 這時的皇后把宮殿內的裝飾換成了法國洛可可風,風格比較精緻華麗,是一種新古典風格。這裡叫做皇后宮也沒有叫錯,因為真的全由皇后作主。 這天風很大,水波泛起,因此拍不到那個倒影。 到了1777年,國王古斯塔夫三世,從他的母親Lousia皇后買下這座宮殿,作為他的皇家行宮,同時也把花園擴大。 一直過了2百年,現在的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把自己一家從斯德哥爾摩老城區的皇宮,搬到皇后宮居住,過著半君半民的生活,這是希望為孩子建立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現在宮殿的部份都會對民眾開放,我便有機會參觀到這座宮殿了吧﹗ 北歐跨國旅行要考慮到的是…… 這次北歐旅行是我第二次在同一個行程內牽涉到跨國旅行,上一次是美國和加拿大,但那次相對的簡單,因為也只是兩個國家而已。今次,由始至終都有4個國家,包括最後去的愛沙尼亞。 medium.com 這個圖書館也是Louisa皇后的傑作。 去歐洲參觀皇宮,記得要抬起頭做人﹗ 點擊圖片放大 +6 皇后的床,一眼就可以看出來,這種藍色實在是少見。 港鐵黑仔事件 我從車站走下地鐵,一直沿路都沒有什麼告示告知我,這天綠色線的地鐵不停斯德哥爾摩中央站,走到月台,我抬頭看到顯示屏才心知不妙,然後有許多當地人應該跟我一樣,到了月台才知道,人人都走去問職員如何轉車到目的地。本來放假的心情是不錯的,但當你知道要往藍色線要再往地底更深處多走6、7分鐘,你再好的心情都會有點怒氣吧﹗至於什麼原因不停這裡,站裡也沒有說清楚,因為由我到的一天,火車的停靠站也在變,或許是因為假期的班次太多,所以要人群管理吧﹗但為什麼要到我跑到了月台才告訴我呢?這天真的特別,因為我的數據用完了,所以沒有上網,因此我要回到沒有網絡的生活,想著如何搭車到皇后島。當我去到藍色線的月台,因為沒有指示,我不知道該往哪個月台走,突然有位說普通話的姨姨問我去哪,她便教我坐車(其實她不知道皇后島這個地方),後來我發現她是說廣東話的,所以我回她一句:唔該哂你呀﹗她很驚訝但又很開心好像很久沒人跟她說廣東話。 有證有據是港鐵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