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國家稅務總局、深圳市稅務局、國家電網、警察第三研究院、騰訊等近10家機构發起的“基於區塊鏈科技的電子發票應用推薦作法”國際標準, 由ieee sa(電力與電子工程師協會標準協會)正式確認發佈,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基於區塊鏈的電子發票應用國際標準和第一個國內稅收體系國際標準。IEEE“電力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是現時世界上最大的非營利專業科技組織。 它的主要學術和國際標準部分在世界各地都有公認的權威。 本標準的準予意味著中國在區塊鏈電子發票場景中的科技實踐已經得到國際權威機构的認可,為規範和指導全球區塊鏈電子發票的應用做出了貢獻。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的部署,深圳市稅務局於2018年8月啟動區塊鏈電子發票試點工作。 這種標準創新促進了區塊鏈科技在國際稅收領域的應用和綜合,佔據了稅收領域區塊鏈技術創新的制高點。據瞭解,該標準的製定於2019年5月在IEEE“電力和電子工程師協會”啟動。 該草案得到了英國、瑞士、瑞典、西班牙、巴西和其他國家的發票支持。 它於2020年12月由ieee sa投票通過,並於2021年3月由ieee正式批准和發佈。 與會國代表認為,區塊鏈電子發票是未來經濟社會的重要基礎設施,充分肯定了區塊鏈電子發票科技標準化的重要性。現時,世界主要國家正在加快區塊鏈科技的佈局。 深圳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深圳區塊鏈發票已覆蓋117個行業,應用場景不斷擴大。 四部門資訊交流、自然人資訊共用、破產事務聯動雲平臺等成功實踐,走在“區塊鏈+稅收”改革領域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