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連結:雪櫃散熱最近,也許是因為牛市,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關注理財。畢竟,合理的理財可以使我們的財富穩步增值,這是未來財富和家庭生活的良好保障。然而,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如何管理他們的理財產品。近日,有朋友問:辛苦了多年,現在我手頭有30萬的血汗錢,而這筆錢5年後就不用了。讓銀行覺得太糟糕了,怎麼理財?那麼,如果你五年內不需要30萬存款,你怎麼才能更好地管理你的錢呢?普通人的理財,除了保守的產品,還有什麼值得涉足的?如何管理財務,會不會越來越多?今天,我們來談談財務管理。1、5年不需要存30萬,怎麼理財?首先,這位朋友能省下30萬元,不容易。理論上,我們只推薦一種比較保守的財務管理方法。畢竟,從這位朋友的角度來看,絕對是希望未來的財富能穩步新增,而不是突然暴漲暴跌,這讓人覺得難以承受。那麼,如何理財呢?我想我們可以考慮購買定期理財產品。現在市場上某些定期產品的回報率在4.5%左右,本金30萬元。一年就有13500元,五年就有67500元。這是生財帶來的收入。當然,我覺得即使買了定期理財產品,也不能把所有的錢都投進去。我還應該保留三分之一左右的錢來買一個經常帳戶。這樣做,主要目的是防止以後急需用錢時,錢還不到的情况。2、買足够的保險是理財的最好方法在小胖看來,這個朋友一定要努力掙錢,然後他就得努力攢錢。在日常生活中,他當然不願意花錢,也不願意鋪張浪費。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節儉,這是一種美德。但不得不說的是,即使我們節儉,到了一定的年齡,也應該先自己買保險,以免因為一些意外事故而花掉的30萬元。畢竟,在這個時代,一種疾病,更不用說30萬元,就有可能填補這個窟窿。保險方面,有能力的話,最好配大病險、意外險、大病險甚至人壽險。這樣,你就不必擔心會發生什麼意外,也不必因為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而擔心未來,這就是保險的功能。3、除了保守的財務管理,還有固定投資基金當然,如果只推薦正規理財產品,收益率有點太低,這是對自身資產不負責任的表現。囙此,我覺得如果真的是5年內用不上的錢,我可以試試固定投資基金。從以往的數據來看,實現8%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並不難(2013年至今,指數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為10%-12%),這是普通人最好的理財管道之一。這樣,收益率將高於定期收益率,風險也低於股票。既然是固定投資指數基金,最好把要投資的錢分成幾只股票,然後在3年左右投資。原因是所謂的經濟週期一般在3-5年左右,根據歷史資料,3年左右會有相當不錯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