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羊城晚報記者從廣東省人民政府官方網站獲悉,省政府印發了《廣東省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方案》(下簡稱《方案》)。方案將針對當前造成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居高不下的關鍵因素,制定實施可操作、可落地、可檢查的系統性政策措施,緩解當前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激發企業活力,提升產業競爭力Neo skin lab 介紹人,促進實體經濟提質增效,有效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增強全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能力。其中,企業“五險一金”繳費比例將降低,而最低工資標準也將由兩年至少一調改為三年至少一調。 工作目標 《方案》提出,經過1-2年努力,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幫助企業年均減負約2000億元。用3年左右時間使實體經濟企業綜合成本合理下降,企業盈利能力明顯提升,形成企業發展與宏觀經濟發展良性循環的格局。 如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 ●稅費負擔合理降低 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落實國家清理規範涉企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措施,實現省定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零收費”。進一步清理各類電子政務平台服務收費,全面清理規範行業協會、商會和第三方評估組織收費。 ●融資成本有效降低 企業貸款、發債利息負擔水平逐步降低,融資中間環節費用佔企業融資成本比重合理降低。支持商業銀行製定合理的資本規劃,通過增資擴股、發行二級資本債等方式補充資本,按市場化方式及時核銷不良貸款,增強對實體經濟的信貸資金投放能力。在國家下達的限額內,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存量債務中用於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政府債務激光矯視 後遺症,降低公共基礎設施項目舉債融資成本,拉長償債期限,緩解相關企業償債壓力。 ●制度性交易成本明顯降低 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綜合措施進一步落實,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逐步建立,行政審批前置中介服務事項大幅壓縮,政府和社會中介機構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建立政府和國有企業合理分擔成本的機制,堅持分類指導、分步實施,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 ●人工成本上漲得到合理控制 工資水平保持合理增長,企業“五險一金”繳費佔工資總額的比例合理降低。落實國家降低企業社保繳費比例要求,促進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保制度,探索逐步將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降低至14%,失業保險繳費費率維持在1%,其中個人費率維持在0.2%。繼續執行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政策,對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高於12%的一律予以規範調整,不得超過12%。從2016年5月1日起兩年內,由各市結合實際,階段性適當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進一步完善最低工資調整機制,將現行最低工資標準由兩年至少一調改為原則上三年至少一調。 ●用能用地成本進一步降低 要素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進一步健全,企業用電、用氣定價機制市場化程度明顯提升,工商業用電價格合理降低,土地供應制度更加完善,積極推進工業用地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供應,靈活確定工業用地的供應方式和使用年限,鼓勵以租賃方式使用土地。 ●物流成本較大幅度降低,進一步完善城市物流配送體系 社會物流總費用佔社會物流總額的比重降低0.5個百分點左右,工商業企業物流費用率降低1個百分點左右;到“十三五”期末,社會物流總費用佔GDP的比重由2015年的15%下降到14.5%左右,物流業對國民經濟的支撐和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統籌推進各地取消年票制 《方案》還提到,要統籌推進全省各地取消車輛通行費年票制,各市要結合實際盡快研究制訂實施方案,明確時限安排及債務處理等有關事項。開展收費公路清理工作,取消到期或其他不符合規定的公路收費項目。落實國家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和重大節假日小型客車免費通行政策。完善高速公路收費政策,從嚴查處高速公路車輛通行服務和車輛救援服務中的各種亂收費行為。按照國家部署,全面清理機場、鐵路、港口碼頭經營性收費項目,除法規規章規定的項目外,禁止指定經營、強制服務、強行收費行為,清理強制對進出港(場)企業收取的不合理費用和各地政府設立的不合理涉及鐵路收費。 建立降成本聯席會議制度 將建立廣東省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部門間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由省發展改革委、編辦、經濟和信息化委、公安廳、民政廳、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國土資源廳、環境保護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農業廳、林業廳、商務廳、國資委、地稅局、工商局、質監局、統計局、知識產權局、法制辦、金融辦和省國稅局、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海關廣東分署、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廣東銀監局、廣東證監局、廣鐵集團公司等30個單位組成,省發展改革委為牽頭單位。 原文地址:http://www.imastv.com/news/society/2017-3-2/news_content_1420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