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是一種慢性退化性疾病,隨著病情進展,患者在認知、行為與身體功能上會逐漸退化,因此家庭照護的角色至關重要。對許多家屬而言,第一次面對失智症照顧往往充滿焦慮與不安,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以下是幾個建立安心照顧環境的基礎要點:1. 瞭解疾病特性:失智症不只是記憶力衰退,而是涉及語言、判斷、空間感等多面向的退化。常見類型包括阿茲海默症、路易氏體失智症等。正確認識失智症的進程,能幫助家屬預期照護挑戰。2. 環境安全優先:在居家空間中避免鋒利物品、設置防跌設施、加裝門鎖防止遊走。簡單、固定的動線設計有助於降低混亂感。可以在浴室加裝扶手、地板防滑墊,也建議使用定位器等科技產品。3. 建立穩定生活作息:固定的作息能穩定患者情緒與行為,包含睡眠、進食與如廁時間。可以利用提示圖卡或日曆協助建立每日行程感。4. 情緒理解與溝通:不要與患者爭辯事實,多使用簡單語句與正面回應,並給予充足的耐心與陪伴。例如當患者說要「回去工作」,可說:「你今天辛苦了,休息一下再看看要不要準備上班。」5. 善用資源:政府推動的長照2.0服務包含照顧服務員到宅、交通接送、輔具補助等。也可洽詢失智共照中心、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地區醫院的個案管理師,協助申請合適的照護資源與喘息服務。【案例分享】小芳的父親在兩年前確診阿茲海默症,初期她因不了解病症,與父親時常爭執。後來參加失智症照護課程並諮詢社工,申請到日照中心的日間托顧與交通服務後,不僅減輕了照顧壓力,也讓父親恢復穩定情緒。建立一套有系統的照護模式,有助於提升患者生活品質,也讓家屬能更有信心與能量長期陪伴。若能適時尋求協助、參與支持團體,將有助於走得更久、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