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到「癌症預防」,常常會覺得那是醫生才會說的話,或者是新聞報導裡的內容,離我們的生活好像有點遙遠。但當身邊越來越多人分享家人被診斷出乳癌或肺癌時,才會意識到,這其實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該關心的事。說真的,我以前也沒多在意什麼健康習慣,覺得年輕就應該想吃什麼吃什麼,能躺就躺,不愛運動也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但後來有朋友的媽媽得了肺癌,另一個朋友的姊姊確診乳癌,那些原本只是名詞的疾病,突然變得好真實,也讓我開始想:「如果有什麼事是現在就能做的,那我為什麼不開始?」首先,最直接的關鍵字就是「戒煙」。大家都知道抽煙會增加肺癌風險,但很多人還是會抱著僥倖心理。其實不只是吸煙者,連長期暴露在二手煙環境中的人,罹患肺癌的機率也會提高。所以,如果你自己還有在抽煙,真的可以考慮為了自己和家人戒掉;如果你身邊有人抽煙,也可以試著勸他們少抽,或者至少在通風處。除了戒煙,飲食也是個重點。我現在會盡量少吃加工食品,像香腸、培根、泡麵這些,雖然偶爾吃沒關係,但不要每天當正餐。多吃蔬菜水果、高纖維的食物,少油少鹽,這些都能幫助我們身體維持正常運作。特別是對女性來說,乳癌和荷爾蒙有關,所以保持體重、避免過度攝取高脂肪食物,其實也有助於降低乳癌風險。接下來就是「定期運動」。以前我真的覺得運動好累,總是找理由拖延。但我後來發現,其實不一定要跑步跑得氣喘吁吁,像快走、跳跳舞、做做瑜伽,甚至每天固定去公園散步三十分鐘,都是不錯的開始。運動不只能提升免疫力,也能幫助身體代謝、維持良好的情緒,這對預防癌症真的很有幫助。還有一個很重要但容易忽略的就是「定期檢查」。像乳癌,如果能早期發現,治療效果會大幅提升。政府其實有提供乳房攝影補助,滿四十歲的女性可以定期去做;而肺癌如果你有家族病史或是長期抽煙的話,也可以跟醫師討論是否需要安排。這些檢查也許不會讓你當下覺得有用,但它們其實是在幫你買「安心」。最後我想說的是,其實我們不需要一下子就變成健康達人,只要從日常的小習慣開始,一點一滴去累積。像我自己現在就開始做幾件簡單的事:每天喝足水、不熬夜、多吃原型食物、偶爾運動一下,也會提醒自己和家人注意健康檢查。預防乳癌與肺癌,說起來或許不難,但真的要落實在生活中,還是需要一點決心。不過當你想到這些小努力可能就能換來更長遠的健康,真的會覺得一切都值得。所以,從今天開始,讓我們一起養成好習慣,不為別人,就為了自己的將來過得更安心、更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