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復甦術(CPR)是一種在心臟停頓或呼吸停止時用於挽救生命的急救措施。CPR的步驟包括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然而,許多人在面對實際情況時,對於進行人工呼吸會感到擔憂。這種擔憂主要來自於對感染風險的擔心、無法確定施救者是否能正確進行人工呼吸等因素。本文將探討如何克服這種不安,並介紹在CPR過程中,應該在何時停止急救的關鍵時機。為什麼有人對人工呼吸感到不安?進行人工呼吸時,施救者需要直接與傷者的口部接觸。這可能使施救者擔心受到感染或傳播疾病。儘管在實施人工呼吸時有這樣的擔憂,但現代急救指導建議,即使在有這些顧慮的情況下,仍應努力進行急救。這是因為,人工呼吸能夠有效地向受害者的肺部提供氧氣,對於心跳或呼吸停止的患者來說至關重要。在有些情況下,施救者可能會有做CPR不敢人工呼吸的狀況,轉而僅進行胸外按壓。研究顯示,單獨進行胸外按壓也能夠有效提升患者存活的機會,尤其是在缺乏安全防護措施或缺乏進行人工呼吸能力的情況下。什麼時候應該停止CPR?即使在CPR過程中,施救者也需了解何時停止急救。以下是幾種情況下應該停止CPR的時機:1. 專業救援人員到達現場:當專業急救人員或醫療隊伍抵達時,他們將接手處理病患,此時施救者應停止CPR並交給專業人員進行進一步的處置。2. 患者恢復意識:如果患者在CPR過程中突然恢復了意識並能夠正常呼吸,此時應停止CPR並立即尋求醫療幫助。3. 明顯的死亡跡象:如果患者顯示出明顯的死亡跡象,如皮膚顏色變化、身體僵硬等,則應該停止急救並等待專業人員的到來。4. 施救者體力不支:進行CPR是一項體力消耗很大的工作,如果施救者感到體力無法支撐,且無其他可替換施救者時,應考慮停止急救。5. 醫療指示:在某些情況下,如醫療急救服務指示停止CPR,施救者應依據專業醫療人員的指示行動。結論CPR是一種重要的急救技術,在面對心臟停頓或呼吸停止的緊急情況時,它能夠挽救生命。儘管許多人對人工呼吸有所顧慮,但了解如何安全地實施這一技術及何時停止CPR,對於施救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通過掌握相關知識與技巧,不僅能夠提高急救成功的機率,也能夠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