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曾經想過,為什麼你那麼努力,但依然一事無成?為什麼有一些人看起來明明是很懶惰的,但他的成績比你好?升職又比你快?成就又比你高?如果你都有這些困惑的話,或者這一本書「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 可以幫到你改變你的想法,甚至改變你和我的人生。在讀書時期,老師教我們做越多功課越好,測驗考試越多越好,出來社會工作,老闆就希望我們做越多工作越好,結果我們為了避免被人貼上懶惰的標籤,我們連休息都覺得好有罪惡感。所以我們都好勤勞拚了命去做很多事情。這個時候就有人跳出來說:「小時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如果只要勤勞就有用的話,為什麼世界上有那麼多的人,都不會因為他們的勤勞而成功,還是一事無成,每天都怨天怨地呢? 勤勞其實只是一種美德但一點都不可取。 我們每一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時,所以我們都想盡量去做更多的事。希望可以好像某某一樣,精通所有學科,精通所有技能。但究竟這個世界有多少個這樣的天才?平凡的我們怎樣成就更多,或者才是我們值得認真思考的事。這本書「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就說出我們可能從來沒有想過的觀點。他提醒我們:「要改變自我人生不是要做好多事情,而是要專注在一件對的事情」他裡面就講到,不分輕重給你完成一百個任務,都不能夠取代做一件有意義的事。不想懶惰的你有沒有試過,一天安排了很多事情去做,但當你忙碌後,你不太記得你自己做過什麼?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天生就是不喜歡多工處理,正確的來說是不能夠多工處理。沒錯,我們的大腦雖然是可以幫我們同時處理好多事情,可以一邊吃東西,一邊看電腦,一邊上班,一邊玩手機。但我們的大腦絕對不能專注在兩件或以上的事。這個就是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學車好難,因為我們要一邊踩住油門,一邊控制方向盤,又要一邊注意路面情況。我們都嘗試很勤勞做好多事情,但專注力全部分散掉。結果什麼都做不好。而且,多方兼顧使我們經常處於危險中。有多少的交通意外是因為一邊講電話一邊開車?又有多少感情問題是因為你希望陪你的另一半的同時又可以做公司野?何況你不會想醫生一邊幫你做手術一邊看劇吧?那麼,為什麼每一天你都願意分心去做更多的事?把自己的身體弄壞,成就又越來越遠呢?所以我們都需要知道「專注在一件事的威力」。 書中就提過一個實驗,威納骨牌生產公司把449萬1863張骨牌排列起來一開始大家都只看到這4百多萬張的骨牌造成的巨型圖案。但當測試人員把第一張牌輕輕一推,後續的骨牌就全部都倒下,把這個巨大圖案推倒。當我們專注在一件事的時候,我們所產生的能力就好像剛剛的實驗,擁有把4百多萬的骨牌推倒的力量。好像蘋果公司開頭以簡約的iPod作為他的一件事,然後才推出不同類型的電子產品,成為今天的科技巨頭。麥當勞開頭以牛肉漢堡作為他的一件事,然後把生意做大,成為今天遍佈全球的快餐店。只要我們排好優先次序,然後日以繼夜一次只做好一件事,幾何級的成長就會發生在你身上,達到你想要的東西。 那怎樣去找到我們的一件事呢?書中有提到一個法則叫做「八二法則」,又或者叫做「帕累托法則」。這個帕累托法則指的是少數的成因,投入或者努力會帶出絕大部份的成果。我們經常聽到的「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裡」,「80%的成就取決於你20%的時間運用」,其實都是在說這個法則。當你想成就某一件事的時候,找出最重要的20%,如果可以的話,找出20%之中的20%這樣你就可以找到對於你來講最重要的一件事。每件事都一定有20%是比較重要,如果你找得對的話,而你又專注去做這20%,其他的東西就會顯得比較容易做,甚至不用做。絕大部份的人覺得自我人生好糟糕,沒有方向感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花好多時間在不同的事情上面。又想學英文,又想學泰拳,又想學理財,又想學創業。這樣對於你來講,沒有一件事是特別重要的,最後注意力分散到每一件事都做得好馬虎。如果你都是這樣的話,或者你的一件事可能是先專注在學好英文,這樣就可以對你的事業有幫助幫你快一點得到升職加薪。然後你就有更多的錢去投資理財,把你的錢投入嘗試創業,當你做到財務自由的時候,自然就有更加的時間去學泰拳,學什麼都可以。比起你去做那80%不重要的事,如果你可以找出你的20%,分階段去完成它們的話。你的人生一定有所改變。你覺得你自己的20%是什麼呢?可以在下面留言給我,或者你可以啟發到其他人想他們的20%。如果你覺得這段內容幫到你,但又覺得看字很麻煩可以到「豬仔講書說道理」頻道聽有聲有畫面的說書。https://youtu.be/TE5nY99oL38每星期都會有新的主題,每星期六與你一起看書,解決你想知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