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女。愛。漂書 故事開始之前,先把醜話先說在前面,我做東道主,不作奴才文章。 我們辦公室有位美麗的港女同事,打扮容貌與時尚美艷是掛鉤的,工作獨立社交自主。我認為她絕對是演繹港女這個詞的佼佼者。 前段時間她一下班就往旺角地鐵站跑,我們這些三姑六婆都已經議論紛紛,當然我最八,所以開口問了,[約了哪個公子哥兒?] 她斜眼看看包裏的書,[ 要把這本它拿給別人。] [什麼時候賺起外快了?] [我是去漂書。] 漂書,這個響噹噹的名字以前沒有在我世界裏面出現過,真的孤陋寡聞得可怕。一開始不太能理解這個“免費”舉動,如《迷城》中古天樂說,這個社會什麼都有個價。我認為慾望橫流的香港地,這港女真是一個變異的生物,那時認識了漂書,後來漸漸發現漂出來的豈止是書....... 漂書活動是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歐洲,當時的人將自己不再閱讀的書貼上特定的標籤,把它們放在一個他們特定場合裏面,讓漂書人與拾書人進行一場浪漫的偶遇。而現代的人更直接通過網絡分享這份真摯,借用這位美麗女同事的博文原句[它不屬於我,只是借來,不會私有化,我會回饋,因此它送我無限。]這裡說得無限後面應該跟個詞語,到底是無限分享,還是無限價值,每個人必然有屬於自己理解。 正如一個麵包你能果腹,但將它分給同伴,收獲兩份幸福。漂書是一個簡單的舉動,也能複雜到是對待由生存到生活層次的情感昇華。 港女的愛情觀與漂書意義也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當她拾獲一份合心水的感情會好好品味,有一日激情耗盡也會輕輕放手把你飄流走,儘管不能保留能夠與愛人分享人生某個階段也是值得的。這場戀愛也許對於男士來說是“免費的”,如果覺得不好聽,還有一個不錯又熟悉的名詞——AA制。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社會現象。先不說一國兩制下的中港兩地生活文化,就說是情侶上街吃個便飯,分享下飽肚滋味。在內地女人吃飯聚會大多數是不用付款的,無論是對方是一個女人還是一群女人,男性友人都會捍衛自身的男性霸權選擇為對方[埋單]。 而在香港,這個問題可以在高登爭論不休。我們會很西化的很喜歡戀愛AA制,男女平等,吃飽了各自給各自餐費,我沒當你老馮白吃你的,你也沒有吃虧,是港女的一种我不貪戀你的錢,只想看看你真心的豪邁。而下場是大齡未婚率一直居高不下,因為男人都北上找那些他們嘴巴上常說[貪心女人]了。 港女都是嘴巴很賤,但是心腸善良的一班沒殺傷力的傢伙,很迷你兵團吧。明明天天茶水間都在說,沒車沒房沒存款的男人要不得,但是遇見一個[三無男人]只要他待你真心,也會急急腳的走入進圍城內成為師奶,然後再回到茶水間跟圍城外的女孩子說,三無男人要不得。而一到六點收工就百米衝刺的趕去街市,為丈夫炮製愛心晚餐。也有的是商場上的女戰士,有學歷有地位,可與男同事平起平坐爭霸弄權,也願意為了自己喜歡的男人激流勇退,收起野心回家做一個賢慧的妻子。因為這些港女都知道,這份漂過來美麗像借來的幸福,因為難能可貴所以我們好好珍惜,肯捨得用青春給與對方饋贈。 如果你也有幸能收到這份漂流出來的情感,合適的請好好呵護,不適合的請轉交下一個更適合的人,雖然很不符合經濟效益,但這就是港女獨有的一套戀愛制度。這些願意跟你AA制,願意無價地去漂流出愛的女人,她們大多只愛才不愛財。 另外,最近我也愛上了漂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