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單,是一群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很喜歡阿桑的這一句歌詞,簡單的道出我們的內心的黑暗面。 人生來是喜歡群居生活的,喜歡有人陪伴,喜歡與人分享。卻又不時的遺忘了我們是一個人地來到這個世界上,最後也是一個人離開,什麼也無法帶走。 寂寞,是一個讓人望而生畏的感覺,但又實實在在遊走的每個人情感之間。上班很忙碌,當終於可以停下來的時候貌似也過於寧靜,讓人無所適從,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所以收工後的世界,我們不自主的選擇遊走在各種社交場合之中,與那些貌似惺惺相識的人互相慰藉,或許是寂寞的人,或許是有目的人,只需要過程之中我們被需要有虛榮,這些能填補寂寞跟空洞的人事物也都可以照單全收,不計較後果。 多美妙的宴會也總有曲終人散的時候,為了不想讓這種如幻似真的感覺消失,我們會選擇一樣寂寞的人相伴,不然,蘭桂坊也不會夜夜笙歌。 說白了,那些寂寞人也都是愛上癮了,為了擺脫寂寞去尋找那些可以填滿這個漫長的夜晚的伴侶,以他們默認的遊戲規則,看似激情的背後,都是一個個想被關注被愛護的孩子。 寂寞的人群除了活生生地遊走在蘭桂坊,還出現在各大手機交友APP,他們不斷虛構出一個個填滿心靈的人物和故事,通過文字與語音的交流在自己腦海里不斷注入嗎啡。當然,可以使得平靜的生活泛起一點漣漪,你覺得也沒什麼不可。但你沒有想過,這一點點腦內啡足夠至你與死地。正如錯的方向,永遠找不到對的路。 回望身邊總有一些女人愛得很轟烈很徹底,愛情如同生活的全部。沉迷愛情的人前提是逃避寂寞的生活,逃避她所有不想面對的現實,如苦悶的工作,貧乏的社交,漫無目的的“過日子”。 這種現象在網上做了一些資料,偶然地在一份心理專欄裡面看到一本推薦書——《愛得太多的女人》,書裡寫了絕大多數戀愛失敗或眼光很差的女人的致命點都是自我價值偏低,他們無法自我肯定自身的自我價值,從而需要身邊的人去肯定,愛上弱者是最好的表現。 很多選擇了一個廢青或無業的女人,大多數因為小時候父母工作繁忙而沒適當的照顧要在家中擔當一個小大人的角色,由小到大习惯性的去照顧與關懷他人,她可能從來也沒愛上這個廢青,只是享受被需要的感覺,那個小時候最熟悉的感覺。而對方又那麼需要被照顧,所以願意無盡釋放母性,你們共舞了,就算這個過程多麼艱難也願意忍耐。 還較多的一種是愛上玩家的女人。她們總想成為玩家的“最後一個”,那是多麼厲害的使命感,潛意識是只要拼命爭取就能贏得關注,小時候是不是同樣地努力爭取到父母的關注跟關愛?愛得太多的女人,在成長之後潛意識也在不斷重複上演童年的悲劇故事,特別在兩性關係中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去扭轉現實,從而去補償童年那些缺陷。 因為寂寞的驅使,人會著急地尋找愛的滋養。然後在愛情中不斷上演《阿信的故事》。 信念是,只要有陪伴就夠了,有一天他還是會因為我而改變。然後來來去去都選擇同一類男人,然後承受一次又一次傷痛,最後你會明白,再不能使用寂寞為借口,你只是愛上了癮。 能夠治療這個心病的方法,就是勇敢的面對過去,接受你愛情上癮的問題,原諒曾經給你陰影的父母,傷害過你的人。現在的你很強大且有足夠的能量去愛自己,快樂也應該源於是自愛,只有真正的疼愛自己才能驅散寂寞的侵襲。 帶著正能量積極投入健康的社交活動之中。這個社會需要你,這個世界需要你,需要你為他做出一點改變,也需要你做出貢獻。要明白,這個世界不是每個有在你生命中都有擔當主角的資格,有些人只是適合做個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