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世界衛生組織《泌尿系統和男性生殖器官病理學與遺傳學》中前列腺癌的病理類型包括腺癌(腺泡癌)、導管腺癌、尿路上皮癌、鱗癌和腺鱗癌。其中前列腺癌占95%以上,所以我們通常所說的前列腺癌是指前列腺癌。2012年,我國腫瘤登記區前列腺癌發病率為9.92/100000,居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第6位。發病年齡在55歲前處於較低水平,55歲以後逐漸升高。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70~80歲為發病高峰。家族性遺傳性前列腺癌患者發病年齡較早,且43%的患者年齡在55歲以下。 前列腺癌食療上,建議患者減少吃紅肉,就算需要吸收足夠蛋白質,以幫助重建受損的細胞組織,可選擇動物性蛋白質如雞蛋、魚肉、雞肉,而去除肥肉的牛或豬肉等。前列腺癌的發生與遺傳因素有關。如果無前列腺癌家族患前列腺癌的相對風險為1,絕對風險為8,則遺傳性前列腺癌的相對風險為5,絕對風險為35-45。此外,前列腺癌的發病率與性行為和飲食習慣有關。性生活頻繁的人患前列腺癌的風險更高。高脂肪飲食和疾病之間也有一定的關系。此外,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可能與種族、地區和宗教有關。前列腺癌在早期通常是無症狀的。隨著腫瘤的發展,前列腺癌引起的症狀可概括為兩類:前列腺增壓性尿路壓迫可引起進行性排尿困難,主要表現為尿路細、距離短、尿流慢、尿流中斷、尿後滴漏、排尿不停、排尿劇烈、尿頻、尿急、夜間排尿增多,甚至大小便失禁。腫瘤壓迫直腸可引起排便困難或腸梗阻,也可壓迫輸精管導致射精不足,壓迫神經引起會陰疼痛,並可輻射至坐骨神經。前列腺癌可以侵犯膀胱、精囊、血管和神經束,導致血尿、血精症和陽萎。盆腔淋巴結轉移可導致雙下肢水腫。前列腺癌往往容易發生骨轉移,引起骨痛或病理性骨折、截癱。前列腺癌還可以侵犯骨髓,導致貧血或血象降低。前列腺癌的臨床診斷主要依靠直腸指檢、血清pSA、經直腸前列腺超聲和盆腔MRI檢查。CT對早期前列腺癌的診斷敏感性低於MRI。由於前列腺癌的骨轉移率很高,通常在決定治療方案之前進行核素骨掃描。前列腺癌的診斷需要通過前列腺活檢進行病理檢查。前列腺癌的惡性程度可以通過組織學分級來評估,最常用的是Gleason評分系統,根據前列腺癌組織中主要結構面積和次級結構面積的總和,前列腺癌的惡性程度分為2-10分,最好的分化為1-1-2分,最差的為5-5-10分。相關文章:前列腺癌與乳腺癌的關系什麼是基因組損傷?有時一旦前列腺癌發生,病情就會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