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塚治虫的小飛俠飛入APM. 不知從何時開始, 我小朋友時代明明叫《無敵小飛俠》的Astro Boy鉄腕アトム, 改了名成為小飛俠阿童木. 前日起, 一連個半月都會闖入觀塘Apm. 要數 《小飛俠》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算是2006年令《意馬》蝕6億, 一套電影更要令做動畫的《意馬》清盤的事件. 太太說:"你尋日又唔嚟 ? 尋日郭富城同真人小飛俠剪彩呀!" 其實, 我並非十分喜愛阿童木, 家中只有一盒阿童木的超合金, 從前電視擂阿童木的卡通, 我總覺得太正經, 可看可不看. 手塚治虫的作品, 我比較愛《BLACK JACK》- 怪醫黑傑克. 當然, 他的徒弟藤子不二雄, 及 石之森章太郎的作品更加令我喜愛. 原來, 小飛俠已經播出了50年之久, 今次的展覽就是電視動畫放送50周年展. 場內宣傳說有三個主題區, 「百變阿童木藝術陣」, 「期間限定pop up store」, 「誕生實驗室珍藏館」. 今日去了APM, 最吸引一定是 4個 有5米高的阿童木大大大FIGURE, 原來, 「百變阿童木藝術陣」就是由幾位日本設術家CROSSOVER小飛俠而成為今次的FIGURE, 不過, 可能自已知識膚淺, 我都未聽過這些設計師的大名. 例如由日本多媒体設計師Lily Franky, 將小飛俠變成一個肥仔相樸手造型; 日本组合Zarigani Works又將阿童木變身成LEGO積木. 還有我第一眼以為是村上隆的大頭FIGURE, 原來卻是英國單位Tado的創作, 不過, 改後最靚的, 我會揀中野史郎的騎狗狗小飛俠, 可能中野近年也與手塚公司合作, 那小朋友的阿童木造型已經見慣, 所以配上顏色鮮艷的造型, 真的很吸引. 另外, 兩個"真正"的小飛俠, 一個是2013年的招牌舉手版, 另一個是1952年的元祖版, 我當然是愛懷舊的一款, 第一眼就己經覺得很有味道, 果然好東西還是愈舊的愈好. 不過, 我真的不明白, 明明展覽說是昨天開始, 但為甚麼「誕生實驗室珍藏館」今天還未開放呢 ? 我問工作人員, 她答:"這展區未開始, (幾時先開始 ? ) 咁暫時唔清楚" 那昨天郭富城來剪綵的意思是甚麼呢 ? 我見展品內的玻璃箱放了數十多件小飛俠的玩具收藏品, 玩具才是吸引我來的元素, 為甚麼不準我入內參觀呢 ? 真失望. 至於設在一樓的「期間限定Pop-Up store」則基本上就是一間店舖, 一間賣小飛俠精品的舖頭, 其實, 不可以說是展區吧 ? 太商業了, 幸好設在另一層, 所以, 可去可不去, 也不是問題. 看到APM的報導, 指展覽會為商場帶來人流量上升10%至15%, 而商場會計劃辦45個至65個強國人購物團, 廣州,深圳和東莞的強國人平均消費可達$4,800 - $8,000元. 那我明白為甚麼會突然有一個阿童木展覽, 一個曾在內地上影的動漫, 吸引力一定比其他動漫為大, 那即是展覽對象是強國人, 而不是我們香港人 ? PS: 有網友可以告訴我如何回應大家的留言嗎 ? 謝謝 http://blog.yahoo.com/ahyan2000/articles/1213524/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