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 筆者跟舊同事吃飯 地點, 是一間很出名的粵菜館(位於銅羅灣) 筆者點了該店最出名的湯(就是價格相宜的老火例湯) 席間, 該餐廳的服務員把湯渣隔開 放用另外一個碟上, 配上一小碟醬油. 筆者告訴舊同事的小孩 湯除了喝, 還要吃湯渣, 才能吸收湯的營養 原因: 廣東(包括住在廣東)的主婦, 都有幾種拿手的老火靚湯, 例如: 清補涼, 青紅蘿蔔、赤小豆蓮藕等等, 一般人喝湯的習慣是如何呢? 有人單單喜歡喝煲出來的湯水,對湯渣不理. 然而,"湯渣", 在一鍋營養豐富的湯裡, 卻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 湯渣對比湯水,更具營養及療效. 老火湯的湯渣, 只要加點醬油, 也是一道很美味的菜式! 筆者往往感到可惜, 不懂事的父母, 只教子女喝湯 不教子女吃湯渣. 誠然, 老火靚湯煲的時間很長(4小時以上), 即使, 原材料很吸引人,煲出來的湯, 湯味很濃、味很鮮甜, 但湯中的渣, 卻嚼之乏味(驟眼看又白又淡), 所以, 人們都對湯渣有著「既不抗拒、更不主動」的感覺. 苦瓜排骨黃豆湯, 湯及渣一齊吃, 更有營養及飽肚, 口感更好! 最後,"湯渣"的命運, 總是被丟掉. 不了解營養的人, 認為湯中材料 (所有營養成分) 都被溶到湯裡去, 所以, 喝湯而不吃渣, 營養己足夠 其實, 80%以上的營養及療效, 依然存在在湯渣裡 (蛋白質, 鈣, 肽, 氨基酸, 纖維等) 筆者就喜歡吃湯渣, 加上一點點醬油(生抽) 就可以配上一碗白飯 簡單(清淡), 有營養, 飽肚的一餐 從今天開始. 你也試試吃一小碗湯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