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筆者解釋了面油多而且皮膚乾燥的外在成因 指出, 肌膚(表皮層及角質層)的油膩與乾燥同時並存是都市的常態. (過份清潔破壞水脂膜, 人體自我修復機制, 排油, 油多了, 再洗, 再排油的惡性循環) 筆者很久前提過NMFS (天然保濕因子), 今天就不再重複 (見5月15日日誌, http://leocsk.blog.163.com/blog/static/23500600320144151135792/) 今日博客的重點: 就是講解身體內部的調理 (從食療), 從而達到控制排油, 令皮膚的排油量下降 因而減少洗面去油次數, 令肌膚的水脂肪受摧殘的程度降到最低 最終, 肌膚自我修復回到水潤彈性有光澤沒有粉刺的境界 很久以前, 筆者已經說, 皮膚乾燥又多油, 是體內過份濕熱濕毒所導致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濕毒? 1. 看舌頭. 如果舌苔粗糙又厚, 發黃且膩, 就是體內的濕熱很嚴重 舌苔黃膩, 就是體內濕氣重的証明, 再引証一下症狀就可以判定 2. 看大便 大便散, 沾馬桶, 而且有去不完的感覺. 3. 這個比較主觀 就是睡醒感覺依然疲倦, 而且沒精神(這是都市病的症狀, 不等如濕氣重) 4. 愛吃豬肉和白米 豬肉性味鹹寒助痰(特別是現在, 吃瘦肉精長大的豬) 豬肉吃多了(每天100克以上), 體內的濕毒也會加重 豬肉, 是中國人/東方人的主要肉食, 由於豬肉本身的因素及奸商使用瘦肉精和激素, 令豬肉更濕更毒 白米屬於濕氣重的食物, 天天吃白米, 自然會累積濕氣 5. 冰凍的飲食 老人家都會說, 啤酒是濕熱之物, 愈冷的啤酒, 更是愈傷身; 同樣, 冰淇淋, 冰棒, 冰鎮菜(頭盤涼拌, 日式魚生)等, 都是濕毒入體的來源 具色彩又美味的日式生魚片, 存在寄生虫和導致體內濕熱, 少吃宜情, 多吃無益 濕熱濕毒, 反映出來的現象是: 頭髮, 頭皮, 耳內, 面(額和臉龐), 陰部都有很多油, (影響儀容) 還有, 啤酒肚. 解決濕毒濕氣的方法, 中醫一值認為, 最便宜最好的食療, 薏米及紅豆 誠然, 孕婦是忌食薏米.. 但是, 南瓜, 山藥(淮山), 赤小豆, 黑豆, 黑芝麻(筆者經常說的都是這幾種食物) 都是優質的去濕去水的食物. 每個人的體質不同, 所以, 食療必須依據身體特徵而處理 需要食療和食譜, 請直接電郵予筆者 leochan@jplasia.com 註: 昨天已經有讀者追問有關荷荷芭油的情況 現在很多護膚美容產品, 都使用荷荷芭油作為保濕的功能. 至於其他功能, 請電郵筆者leochan@jplas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