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今日在「首屆大灣區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峰會」致辭,認為以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可以就為這兩項金融大趨勢在大灣區作出貢獻。許正宇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支持將香港打造成大灣區綠色金融中心。香港特區政府長期致力推動更多環球機構使用香港的融資平台和專業服務,作綠色和可持續投融資及認證,可以帶領大灣區推動綠色企業和項目。政府會連同業界及金融監管機構,繼續以多元化的策略推動香港綠色金融(Green Finance Hong Kong)和可持續金融發展(Sustainable Financial Development),建構綠色金融生態圈,並提供基礎建設和動力,促進市場發展。具體而言。政府最新的主要措施圍繞產品、人才和市場三個主題方面,包括綠色債券市場發展(Green Bonds Market Development)、人才培訓(Talent Development HK)及發展碳市場(Carbon Market Development)。許正宇介紹,政府自2018年推出綠色債券計劃,至今已成功發行價值接近100億美元的綠色債券;2022年5月更首次發行綠色零售債券,並在當時成為全球最高發行額的綠色零售債券。未來政府將發行更多綠色債券,在2021至22年度起的五年內,目標總發行量會是2021至22年度之前的五倍以上。企業發債方面,截至2022年10月底,政府已在「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下向香港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務工具批出超過160筆共接近1.5億元的資助。政府非常歡迎和鼓勵大灣區的發行人申請資助,並利用香港平台進行綠色融資。培育人才對進一步推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發展至為重要。因應低碳和可持續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政府已預留2億元,推出為期三年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培訓先導計劃」,向獲取可持續金融培訓及獲取相關資歷的人士提供資助。在發展碳市場方面,特區政府及金融監管機構一直積極推展多項措施,推動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優質自願碳市場。香港交易所於今年三月與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探索碳金融領域的合作機遇。今年七月,香港交易所成立了香港國際碳市場委員會,探索區域碳市場的機遇,並推動香港作為國際碳市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