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在網路上凍結時光的照片和形象,會阻礙孩子未來發展自我認同的能力,」哈佛法學院學習體驗及創新學院副教務長莉亞•普朗克特(Leah A. Plunkett)發出警訊,她同時也是《曬小孩沉思錄》(暫譯,Sharenthood: Why We Should Think before We Talk about Our Kids Online)作者去眼袋。尤其是出生於2020~2025年間的Alpha世代(Generation Alpha),將會是第一個長大後將面對猶如數位圖書館的童年紀錄輯的世代。「大人們擁有如何展示內容的決定權,但是孩子是被拒於這些決定之外的,」馬奇尼點出,這是另外一種形式的網路霸凌,也伴隨身心發展的疑慮。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心理學家蘇珊•艾伯茲(Susan Albers)接受《福斯電視新聞》(Foxnews)採訪時指出,「曬小孩」是一個超級灰色地帶,對孩子的隱私、自主、親子溝通的共識都是問題,尤其對青少年大腸鏡收費。有些爸媽喜歡分享孩子成長生活的里程碑,像是學用小便盆、女孩初經等,也許對爸媽來說很有趣,但可能讓孩子長大之後覺得丟臉。「美國目前沒有任何規範,大家必須自己想辦法找出界線,」艾伯茲提醒1688。「孩子大多當下無法參與貼文決定,等同於直接失去尊重和協議的機會教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史坦伯格特別提醒爸媽。若換位思考,孩子在擁有社群帳號之後,身為爸媽的你,會喜歡不經你同意之下,以任何可能的形式被曝光在孩子的社群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