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傍海的臺東縣,擁有獨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更是體驗式冒險探索教育的最佳場域,可彌補傳統課堂教學不足。四年前教育處取得每年一千多萬台幣的花東地區永續發展基金補助,目前由龍田國小擔任中心學校,負責扎根全縣探索教育以及面山教育,為將山野、登山納入教育一環,成為台東品格教育的新亮點超声刀。去年(2019)面海教育再次通過花東基金補助,以東河國小為海洋運動教育推廣基地,負責培訓相關領域種子教師和推廣SUP立式划槳、獨木舟、風帆船和衝浪等運動,培養孩子勇於面對大自然挑戰,懂得自我管理和自我照顧的能力。現階段有東河、電光、三間、賓朗、都蘭、公館國小和長濱、泰源國中等多所學校發展相關水域課程大腸鏡檢查。面山教育中心學校,龍田國小校長吳耀仁表示,面山教育以1500公尺為界,以下為山野,以上為登山,各校可融入特色或校本課程來發展教學,以延平鄉的桃源國小為例,學校為原鄉學童設計「內本鹿」尋根溯源活動,把登山教育結合民族教育,帶著布農族孩子翻山越嶺探尋祖先發源地縮時攝影。此外,鄰近台灣第二高山湖嘉明湖的海端鄉霧鹿國小,登山課程就以探索「天使的眼淚」來規畫;位於泰源盆地的泰源國中則發展溯溪活動,學生在體驗過程中,除了透過露營、登山或溯溪等建立正確野外求生知識,更從過程中,了解環境教育的重要,明白為何會有「無痕山林」規範的出現。目前臺東縣109所國中小已有逾四分之一學校啟動面山面海教育,吳耀仁表示,教育處也針對沒有師資帶領或不知如何跨出第一步的學校,提供一到兩日的入門級體驗式探索教育營隊選擇,目前面山教育每學年至少辦理30梯次,海洋運動約20場次。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教育處除了培育師資、補助學校登山教育課程和活動執行經費,還支持各校利用假日或暑假辦理山野健走、古道踏查或在森林公園活水湖開辦海洋運動體驗營隊,提升親子親近山林與海洋的意願和機會。此外,教育處還與臺東大學合作,提供大學生實習機會擔任隊輔,同時規畫三年內推出海洋運動專業證照認證,開設專業學員、教練與裁判相關課程,培育更多推動面山面海教育的未來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