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決心要買車之後, 第二步當然是要問一問有開車的朋友及同事, 收集資料. Polly 兩夫婦對汽車的認識甚少, 只是聽過一些汽車牌子, 其他甚麼引擎, 馬力, 型號, 價位等等都沒有概念. 原來各人都買車的看法很不一樣, 有些一定要買新車, 怕二手車有問題, 上一手保養得不好; 又有人認為汽車發展致今, 科技已經很成熟, 只要驗了車, 就算是兩萬元, 十多年車也可以作為新手練車之用... 開頭的時候, 大家都把目標鎖定在買一輛 6-7 萬的日本二手車, 因為兩個"雪藏牌"加上來就算是撞花了車子也不用心痛, 開得一兩年再換車. 而大家都說日本車較耐用, 維修簡單. 於是上去 28car.com 看了幾天, 想找一輛 6-7 萬的 Corolla, 原來只可以找到 2004-2006 年出的車, 即是有 6-8 年車齡, 聽聞車網的二手車有許多是車行放的, 當中也會有已大撞的"積木車", 賊贓車, 日本水浸車, 而且價錢不一定便宜, 因為外表是"化過妝, 整過容", 像新車一樣, 外行人不易看出來. Polly 不知道原來汽車過了第7年後就得年年驗車, 曾經有經典例子是有些二手車趁未夠年份驗車平價放去, 買的人拿去驗才知道要更換很多零件才可 pass, 這些維修費加上來可能已經是所費不菲. 另一方面花許多時間精神去搞維修, 可能會令 Polly 不太有興趣開車的興致再減一半. 於是再看一看車齡較新的 3-4 年 Corolla, 也問價 13-14 萬以上... 再加上驗車, 換一些 Brake 皮, 機油, 車軩的東西, 那倒不如直接買新車好了. Polly 一家大小去了九龍灣日本車 Showroom 集中地, 一次可以看 Toyota, Honda, Mazda, Nissan 幾間大車廠. 看車也是頗有趣的經驗: Honda 最簡單, 沒有職員招呼, 自己看車就可以了, 可能品牌大不用推銷, Polly 想看的 Jazz 原來售罄, 定價17萬多, 不太合心意. Mazda 的銷售員有打招呼, 可是不太懂賣車, 只會說車型的簡單數據, 原本 Mazda 2, 也是考慮之例, 車身小較易開, 可惜車尾箱細了一些. Nissan 的銷售員好一點, 會介紹得仔細一點, 也會問客要不要試開一下, 有機會做成生意, 當中 Tiida 也會考慮一下. 而最後 Toyota 的的銷售員則最老練, 很主動問客人要求, 介紹合適的車款, 對車子的認識似乎也較多, 最重要的是職員很積極問客人留電話聯絡, 有意可安排試車, 又主動介紹上會分期等資料, 難怪會是全港銷量第一. Polly 看中的是 Toyota Ractis, 開價 16.5 萬, 比數年前的小車是貴了些, 不過現時同級似乎又是最便宜, 加上賣點是車尾箱可以輕易放入三個行李箱, 又同時可以坐 5 個人, 是很實用的車子. 1500cc 對有些人會說甚麼起步慢, 沒有力加速/上斜坡等等, 由於 Polly 是新手, 在試車的時候, 甚麼都感覺不到, 事實上, 這十年來 Polly 試開過客貨Van, Echo, Mazda 2, Ractis (試車), 全都是一個樣子, 沒有分別. 而同行有經驗的朋友試開之後說操控易, 簡單易上手, 走了些斜坡也可以, Polly 夫婦也是對 Toyota 的牌子較為喜愛, 似乎就是要買這一輛了. http://www.toyotaractis.com.hk 佔 ($) 佔 (%) 升值 ($) 升值 (%) 月供股票1 503,111 12% -160039 -24.1% 月供股票2 131,525 3% -22528 -14.6% 月供基金 267,869 6% -19131 -6.7% 手持股票 753,741 18% -43768 -5.5% total MPF 876,237 20% 車位 x 3 720,000 17% 現金 1,033,407 24% 4,285,890 100% -245,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