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名古屋以西的三重縣,名字或會讓人覺得陌生,但當我聽到伊勢神宮、伊賀流忍者時,便頓時有種「喔!原來就在這裡」的感覺。對我來說,日本就是這樣,總有一些名字,既熟悉,又陌生。 鳥羽 與海女緣慳一面 踏入三重縣的第一站是海女故鄉鳥羽。由於我受日劇《海女》荼毒已深,對相關事物都趨之若鶩,得知原來不用踏足東北也有機會看到海女故鄉,便非常期待。 鳥羽的海女不捕海膽,而是抓珍珠,由於《海女》一劇大紅,這裡便推出不同的海女活動作招徠,一到站便能看到相關宣傳單張。可惜由於時間關係,今次沒能親眼看到海女工作的情況,只在鳥羽海上坐船轉了個圈,放眼望去,就是一些建著渡假屋的小島,也沒有甚麼特別之處。 原來早在70年代已有海女為題材之電影 遊船河 伊勢神宮 新與舊的衝突 之後我們到位於伊勢市的伊勢神宮參拜,據說它已有二千多年歷史,在日本的神宮中地位十分高。伊勢神宮有外宮和內宮之分,距離甚遠,我們坐巴士來到神宮核心的內宮,卻看到周圍都很嶄新,連門前的木造鳥居也是新得發亮,像一個新傢俱,沒有那種厚重的歷史感,後來才知道原來整個神宮都在保育整修,似乎我們來得不是時候了。在神宮內最難忘的,是園內有一棵參天大樹高不見頂,這可能是我看過最高最高的樹,我想它才是這裡的歷史見證者,沒能參拜神宮,吸收一下千年古樹的靈氣也不賴啊! 伊勢內宮 伊勢內宮 參天古樹 伊勢神宮內宮前的おかげ橫丁商戶林立,街道很長,很多東西逛,有賣伴手禮的,有食店,甚至連懷舊遊戲攤位也有;最特別的是,街道的房子都保留著江戶時代的樣貎,古色古鄉,然而老舊的外表,卻藏著現代化的內涵,尤其是看到江戶時代風的便利店和銀行,這種新與舊的衝突感,讓人印象難忘。天下起雨來,雖然較為掃興,但配上這番景緻,也別有一番風味。 おかげ橫丁 商店街江戶風味濃 商店街江戶風味濃 舊建築物內的現代便利店 便利店的木牌 銀行也古味十足 懷舊遊戲 伊賀 尋訪忍者發源地 翌日,我們來到伊賀市,忍者的發源地之一。忍者一詞對我來說並不陌生,動畫《忍者小靈精》、《忍者亂太郎》更是我的童年回憶,但這個詞卻又十分神秘,現實中的忍者會是怎樣的?有傳說中那麼神嗎?真的有忍身術? 伊賀實在無負忍者之城之名,連前往伊賀市的伊賀鐵道,列車和車站都以忍者作主題裝飾,忍者公仔躲在車廂一角待乘客發現,實在很有趣。 忍者列車 車站角落隨時有忍者現身 連車廂內都有忍者潛伏 車站以忍者為裝飾 伊賀流忍者博物館是必遊之地,進館時先由導賞員親身演示和解說,原來所謂忍身術,是忍者的房子機關和暗格甚多,忍者消失得無影無蹤,其實是身手敏捷地躲在暗格裡,令人大開眼界。 伊賀流忍者博物館還展示了忍者的歷史、武器、服飾、道具等展品,還有影片說明忍者是如何生活、打架殺敵,內涵豐富。第一次看到真正的忍者飛鏢,原來有很多不同款式,實在大開眼界! 伊賀流忍者博物館外 伊賀流忍者博物館的展品 伊賀流忍者博物館展示忍者飛鏢 博物館附近還有伊賀上野城、だんじり会館,也值得一看。だんじり会館展出日本的花車,粉飾得美侖美煥,一台花車有兩層樓高,很壯觀,比我們這邊的花車漂亮多了。 伊賀上野城 だんじり会館 三重縣出名的美食,除了松阪牛,還有伊賀牛。來到伊賀,我便跟隨友人來品嚐這裡的名物。這天吃的是旅遊書上介紹的燒牛舌套餐,好像我還是頭一次在日本即場烤肉,將牛舌放在燒熱了的石頭上,發出吱吱的聲音,吃起來肉質非常爽口。其實我從來不會按旅遊書上的美食介紹去找東西吃,因為覺得有些商業因素在其中,經過今次親身試探,我覺得雖然是不錯的介紹,但要專程去找一家店實在太費時了,尤其對我這個不太講究食的人來說。 燒牛舌套餐 旅程中有段小插曲,在地圖上看還以為伊賀神戶站和伊賀上野站相距不遠,於是決定走一個站去覓食,卻原來非常遙遠!我想應該走了有一個小時吧,沿途感受到伊賀市是個很寧逸的小市鎮;期間還遇到小學生放學,全員都背上螢光綠色書包,格外壯觀,這樣很難不讓人去注意到呢。 伊賀街上的小學生 伊賀路上隨時有忍者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