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是香港人日常活動,而西貢便是港人熱門的行山地區,其中北港屋場竹林隧道更有「港版小京都嵐山竹林小徑」之稱。文:LINE TODAY HK從鑽石山乘坐92/96R巴士往西貢,或於坑口乘坐101M小巴往西貢市中心,兩者皆於北港站下車。下車後依「北港足球場」指示牌(圖1),沿「北港路」出發,途經北港濾水廠繼續前行,直至遇上北港村鄉公所及北港青少年康樂中心分岔路,往左行到達北港村。 繼續沿車路旁上行,繞過橙色洋房後(圖5),便見北港新村。繼續沿大馬路上斜步行約10分鐘後(圖6),遇見黑白間柱的引水道閘口,在此分岔路請往左行(圖7,沒有閘柱欄路那一邊),一直前走再遇分岔路,繼續靠左走。來到第三個分岔路口,在此有警崗箱及明確指引牌指示轉右前往茅坪竹林,是次需翻越黑白間柱的引水道閘口,沿水渠直走見往「茅坪」及「梅子林」的木牌,方開始茅坪竹林的上山之路。 港版小京都嵐山竹林小徑通過小樓梯後不久已見小段的竹林隧道,令人對大自然造物驚嘆不已,但這段僅算北港屋場竹林的入口處,再上行5分鐘後方見兩旁高身的竹樹微彎,構成連綿的竹林隧道,炎夏在此走過感覺特別涼快。離開竹林隧道後前往一探茅坪古道藤皇,沿路滿是長長的大石梯,或會消耗些許體力,幸而兩旁種有許多高樹稍作樹蔭,建議炎夏期間多帶飲用水。隨後見一分岔路口,往「茅坪」指示牌方向前行,直至到達設有木牌的十字路口,左轉「基維爾營」方向進入大草地稍作休息。 茅坪古道藤皇為自然歷史茅坪古道藤皇所在地其實就在涼亭的旁邊,從小徑走入,很快便見到許多縱橫交錯的扭曲巨藤。藤皇正名「榼藤」,又名「鴨腱藤」、「過江龍」、「扭骨風」,是香港稀有植物品種之一,盤旋的莖藤會依附建築物或攀附其他樹木生長,形成獨特的景觀,另可見於大埔滘松仔園自然護理區。籐皇依附的小屋,其實是昔日聯達五鄉公立學校的遺址,為供當年梅子林、茅坪、黃竹山、石壟仔及昂坪5村子弟上學的地方,後隨村民鄉城遷移及城市發展下被拆卸,如今與藤皇連成一體,成為茅坪古道的自然歷史之一。 早前曾有塗鴉者在小屋上塗鴉而惹起爭議,不少行山人士、自然保育人士及塗鴉人士就小屋作為「塗鴉之布」與「歷史之牆」是否能共存而掀起連番討論,各持理據。每當大家遊覽茅坪藤皇,欣賞其獨特的自然景貌時,不妨深思其歷史價值。現場亦設有多個警告牌提醒大家切勿攀爬樹藤,珍惜大自然,不應留下任何不屬此地的東西或垃圾。 觀賞藤皇後,原路折返草地及十字路口,續往梅子林方向前行至梅大石澗及大水坑。茅坪古道為往日村民來往沙田、馬鞍山及西貢經商及運輸的山道,全程樹蔭多,以大石鋪路,路徑平緩清晰,寬敞易行,中途還會經過荒廢老屋,感受到舊日的歷史及生活痕跡,終點可於大水坑離開。長度:約8公里需時:約2.5小時難度:*交通:鑽石山乘坐92/96R巴士往西貢,於北港站下車,又或於坑口乘坐101M小巴往西貢市中心,於北港站下車;終點大水坑。撰文及攝影:文西世上無聊事,只靠有心人;無聊的日子,都總有意思。最喜歡無聊事認真做。香港其他行山路線灣仔寶雲道拜訪姻緣石 時光穿梭玩具街與藍屋油塘平民自助餐龍蝦雞飯 馬環村壁畫三家村石礦場再見茶果嶺村寮屋區 老冰室舊鐵閘見證時代變遷逆行攻頂魔鬼山賞維港 魔鬼在炮台遺址細節香港也有不冰天的雪地?東龍島白崖看浪花一朵朵春天吊鐘花盛開 西貢大枕蓋賞花海遊石澳大頭洲尋奇石陣 細賞藍塘海峽與五分洲荃灣川龍經甲龍林徑 下山至元朗河背水塘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起行 短線遊西貢白馬咀三星灣短遊西貢護林蟾蜍石 蠄蟝石頂俯瞰萬宜水庫全港最長郊遊徑芝麻灣 貝澳廟仔墩老人山偽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