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對泰國都有一定偏好,除了喜歡到泰國遊玩之外,還很喜歡吃泰國菜。泰國菜主要分為4大菜類,南部、中部、北部和東北部。 一般泰國菜都以甜辣為主,而泰東北菜即是酸辣為主,並用上酸子作烹調,其濃厚酸甜味,配上辛辣香口的紅辣椒粉,極之開胃。 因為這個原因,才特別想吃東北的泰國菜,特別是在香這種潮濕熱之地,吃上酸辣的菜式會特別開胃一點。 食過九龍城東北泰菜感覺都是一般,經朋友介紹之下,便來一試主打東北泰菜的18巷泰國餐廳,只要你前來一吃,也會給你一份泰菜的驚喜。 ************************** 18巷泰國餐廳位於銅鑼灣世貿中心,一出電梯便能看見18巷泰國餐廳的名字。 走在入口便看到泰國的大象擺設在門口之中,有點像是歡迎你的前來一樣。 餐廳的裝修副有泰國的風味,還帶有點特色,全店以啡色為主,連天花的吊燈也是用上咖色,感覺很獨特。 18巷泰國餐廳有很多特飲,餐廳服務員極力推介飲奶昔,所以今晚便決定一試吧。 椰子特飲 HKD45,差不多看見每枱的食客都會有一個。將原個椰青起肉再打冰,沙冰口感幼滑之外,還很香濃的棷青水味道。 荔枝特飲 HKD45,看看色澤,還以為是把冰打成沙冰而已。其實是用上荔枝肉和冰打成的沙冰,荔枝味香濃,沙冰口感幼滑。 木瓜奶昔 $45,在服務員推介之下的飲品,一值在印度之中,奶昔應該是液體狀的飲品,沒想到木瓜奶昔也是沙冰的口感。 木瓜味很清香,奶味一點都不重,沙冰打的很幼滑,平常很怕飲沙冰,因為口感不滑之外,入口時又會感到太冷,但這杯沙冰一點冰凍的口感也沒有,是很容易入口,確實不錯。 珍多冰HKD45,那麼多餐廳推介特飲和奶昔,總要試一下一般泰國菜餐廳都能飲到的飲品。每杯飲品都會放上蘭花一朵來裝飾,還有大樹菠蘿肉片增加色澤和賣相。 珍多冰之內,除了有大樹菠蘿肉之外,還有綠色的粉條,粉條都幾煙軔,整杯珍多冰椰香味香濃,甜度適中還帶點咸的味道,真材實料的一杯珍多冰不能錯過。 泰式鮮蝦刺身 HKD118 ,頭盤便來一份鮮蝦刺身,鮮蝦都幾大隻,賣相像花紋的一樣美觀,附上泰式醬辣汁,感覺不錯。 鮮蝦刺身的肉都很晶瑩剔透,確實新鮮無比,是為推介之小菜之一。 鮮蝦刺身爽口彈牙,泰式辣汁 酸辣味適中,都幾惹味。 泰東北特色Nheam豬軟骨 HKD118,Nheam 用了炸豬軟骨、糯米、鹽和蒜醃了至少 1 日,然後放入油炸,再配上薑、紅洋蔥、青檸粒、生花、辣椒和生菜而吃,是為推介之小菜之一。 Nheam豬軟骨是泰東北的特色菜,豬軟骨炸得香口,夾雜著薑、紅洋蔥、青檸粒、生花、辣椒於生菜之內包著吃,生菜爽脆的口感已很一流,然後吃出酸酸的青檸和豬軟骨的惹味,最後還帶少許辣味在其中, 整個味道與口感都幾豐富! 18巷拼盤 HKD188,魚餅、蝦餅、粟米粒蟹餅、素春卷和豬頸肉,一個拼盤可以品嚐到5款泰式風味小吃。 還附上3款醬汁配上拼盤,甜醬、酸甜汁和辣汁。 粟米粒蟹餅粟米味多過蟹肉的味道,味道帶粟米的甜味,粟米粒蟹餅口感不像蝦餅的彈口,感覺也不錯。 蝦餅炸的香口,蝦餅肉質也昝彈牙,配上甜醬也不錯。 魚餅濃郁的香茅味道,煎得香氣四溢,還帶點微辣,很喜歡魚餅的味道。 素春卷包著粉絲和蔬菜繼,春卷炸的香脆,味道也很清淡,一點都不感到油膩。 豬頸肉切的細細片,肉質還能保存在其中,配上辣汁更覺惹味,多吃幾片豬頸肉更感滿足。 泰東北特色燒牛扒青木瓜沙律配糯米飯 HKD218,燒牛扒是泰北菜必吃的小菜之一,伴上糯米飯和沙律一起吃,確實是第一次所聞。 燒牛扒用上日本和牛而燒成,然後切件,還能看見牛扒的肉質帶粉嫩的色澤。 青木瓜沙律加入蝦米,花生,蕃茄仔來增加不同的味道和賣相。 青木瓜沙律帶點辣味,微酸的味道又可以開胃,還加入炸蝦米仔多了點咸香味。 燒牛扒四邊燒熟,中間仍然嫩紅的牛肉,以保存牛扒中間的肉汁。牛肉鮮嫩之外還很香濃的牛味,和牛的好處是燒熟了一點都不軔,配上辣汁而吃,把牛的味道變得更豐富。 糯米是泰東北人的日常主食,放入一個別緻的小小竹盒之內,糯米飯熱騰騰又煙韌,夾著燒牛肉和沙律一起吃,感覺沒有只吃牛扒的膩,加了沙律後還多了份新清感。 泰式燉花膠 HKD398,是為推介之小菜之一,去泰國必吃當地的魚翅,花膠也是第一次嘗試。眾所周知花膠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膠質、磷質及鈣質,所以對女士確實很滋補,送上來時眾女士都雙眼發光的一樣。 利用瓦煲盛載是為要留食物的口味道,還送上芽菜和酸醋一起吃。 在瓦煲內可以隨意夾起原塊花膠,有內真的第一次見。 泰式燉花膠食之時候,按個人喜好加入芽菜和酸醋一起食吃。湯中還加入了冬菇、蟹肉,增加鮮味,加入了酸醋後味道變得更加突出,芽菜的爽口可以增加口感,不過會帶點草的味道,未必人人能接受。 花膠非常大片, 口感滑溜得來又軟腍,膠質滿滿的帶點黏口,確實好吃。 泰式海南雞 HKD148,一直聽說海南雞是來自新加坡的菜式,泰式海南雞是第一次聽聞,感覺自己有點孤陋寡聞。 賣相有點像油雞的泰式海南雞,只附上泰式的醬汁,沒想到雞肉鮮嫩滑溜,配上醬汁變得更惹味,不吃原隻雞的我也多吃幾件。 酸辣汁原條蒸魚 HKD208 ,是為推介之小菜之一,很少在泰國菜上用上桂花魚,湯汁之中還有其他香料在其中,把魚浸著,在桂花魚上放入香葉和檸檬而蒸為要除去魚的腥味。 魚肉滑溜無比而沒有魚腥味, 湯汁微酸鮮甜,還能帶出魚鮮味。 魚的底部還放了椰菜,椰菜把湯汁吸收了,吃下時酸酸地很開胃,還能吃出湯汁的鮮甜味,確實不錯。 秘製黑椒炒蟹 HKD388,是為推介之小菜之一,沒有人不知道黑椒炒蟹是新加坡名菜,來到泰國菜館也有得吃,更加想吃。炒蟹之上滿滿了乾蒜粒,炒蟹之下滿滿的黑椒醬汁。 整個蟹殼滿滿是蟹膏,輕輕的取一點都已經很吸引,蟹膏厚實而又香濃,實在滋味無比。 黑椒炒蟹香氣撲鼻,還能看到蟹身上帶著滿滿是膏。黑椒味不算濃烈,醬汁有點略咸,但蟹膏滿滿之外,蟹肉鮮嫩,整體惹味非常。 蒜香大蝦 HKD238,是為推介之小菜之一,大蝦把殼切開邊,加入蒜粒收上芡汁,最後加入乾蒜粒在大蝦之上。 因為蝦的蝦殼已開邊了,所以大蝦很容易取出。蝦肉彈牙,蝦味香濃又帶少許蒜香味,確實吸引。 蒜香辣椒炒佛手瓜苗 HKD88,佛手瓜苗有點像野菜,色澤清翠光亮,一點都不油膩,份量又大碟,是為推介之小菜之一。 佛手瓜苗用上蒜粒所炒很香口,雖然有些少辣椒粒,但一點都不辣,佛手瓜苗口感爽口,有一種越吃越過癮的感覺。 蟹肉南瓜炒飯 HKD128,大大個南瓜炒飯,把南瓜肉切粒放上炒飯面,再加入蟹肉絲增加了賣相。 炒飯飯身很乾,能吃出一粒粒的口感。炒飯加入了南瓜肉粒和蟹肉絲,多了點蟹肉的清香味道在其中。 泰北手打辣腸 HKD168,是最近新出的泰東北特色菜,用上東北菜的肉腸製作,伴上蒜片、紅洋蔥、青檸檬、還有辣汁包著生菜而吃。 泰北手打辣腸辣味都幾突出,辣腸肉質乾身又帶點咬口感。 用上生菜,加入辣肉腸,自己喜歡的配料和辣汁包著吃。 辣肉腸在生菜包著吃變得沒有那麼突出,但加入了辣汁和配菜,又多了點辣辣酸酸的味道,生菜的爽脆口感,變的層次感多了。 泰式椰汁西米糕 HKD58,相信是無人不知的泰式甜品,一份甜品共有6件,每件份量不大也不細,感覺也不錯。 18巷泰國餐廳的甜品由泰國新手所製,絶對是正宗泰式甜品。椰汁糕的表面還能製成一層層的層次,最後放一粒的粟米粒變得更美觀。 椰汁西米糕的椰汁味香滑軟滑,西米大大粒之中還吃出粟米粒的口感,味道不會很甜,做的不錯。 泰式香芒椰汁糯米飯 HKD78, 黑白糯米飯擺成圓形的外觀,把芒果在旁切件,再放上蘭花一朵增加美感,是為推介之小菜之一。 白糯米煙軔的口感,伴上香濃椰汁更覺好吃,椰汁不會很甜,再吃一口芒果,把芒果的清香更明顯。 黑糯米味道比白糯米香濃,口感更覺煙韌配上不甜的椰汁和芒果一起吃,確實滿足。 芒果還未到季節時候,芒果味道不算很香濃超甜,但味道還是較為清新。 泰式椰青大菜糕 HKD58,原來是用上椰青水加入大菜製成糕,再加入椰青肉絲,在晶瑩的椰青糕之內多了點層次,是為推介之小菜之一。 椰青汁味道香濃又青甜,還能吃出椰青肉的香味,大菜糕口感軟硬適中,清涼的口感讓你更加想多吃幾件。 泰式千層糕 $58 ,一份千層糕也是有6件,還能看到平均的一層層,功夫和手藝一流。 泰式千層糕還是暖暖的,口感煙軔得來又彈口,還充滿椰香味而不太甜,確實不能於巿面上能吃出如此功夫和手藝。 因為太好吃,所以還送多半客的甜品品嚐,讓我們吃得開心又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