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提出,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從今年4月1日黨中央、國務院對社會公布設立雄安新區以來,在各類新政策、新體製機製的澆灌下,早早埋下的創新種子在雄安新區已悄然開花。目前,雄安新區建設的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在體製機製、產業發展、城市建設等方麵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槓桿比率。 機製創新破題內部均衡發展 如今,雄安新區的規劃還未正式公布,但部分前期工作已經展開,在探索新區建設的體製機製方麵,已經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總的來看,雄安新區體製機製創新集中體現在其整體發展思路上,即不再復製過去常見的房地產主導的城市發展規劃,新區建設不以土地財政為依托。新區管委會負責人用三句話概括了其中要義,即變土地平衡為城市平衡、變政府爭利為讓市民獲利、變產權少數人擁有為社會共有。 在征地環節,新區不搞大規模土地出讓,政府和百姓作為城市“股東”,以社會共有形式共同持有對土地資源的所有權。這其中,政府主要負責製定相關規劃文件,開發商以相關文件為依據,按照市場機製進行開發建設。在政府對農民的占地補償方麵,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對農民的一次性補償,還有一部分是折成“股份”,農民每年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分紅。通過這種補償模式,一方麵將農民受益落到實處,另一方麵將當地人的利益與新區發展緊密結合起來。這種方式使得土地使用權不再集中於少數人手中,有利於社會整體共享發展紅利。 房屋建成後,采取租售並舉的方式向市場推出,公共租賃住房在其中將占據主導地位。按照初步設想,外來就業者可以租房居住,借助大數據技術對居民的貢獻進行量化,實行積分製。房屋出售時,政府有優先購買權,以略高於同期銀行本息的價格回購,以此避免房屋頻繁“倒手”推高房價。這樣可有效滿足不同群體的住房需求,同時盡可能壓縮炒作空間。 土地出讓收入銳減,並不意味著新區財政將捉襟見肘。新區管委會透露,未來新區將以稅收收入以及土地增值收益為主體,以之覆蓋當地公共財政支出。按照計劃,新區未來將建成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範區、開放發展先行區。隨著人口的進一步集聚和產業的升級發展,雄安新區的發展潛力將被進一步挖掘,發展效益將進一步彰顯,進而帶來源源不斷的財政收入。實德金融集團旗下翡翠旅遊成立40 周年,主席楊海成及副主席馬浩文計劃推新標誌,又會在加拿大為主的地方開分行,並重點改革旅遊業務。副主席馬浩文指,今年將會改革網上平台,以方便旅客預訂旅遊產品,並減低成本。 內外聯動 以創新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 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支點,雄安新區的建設不僅能夠帶動當地乃至河北省全境發展,在補齊三省市內部發展“梯差”方麵的作用也不容忽視。通過逐步加強雄安新區與北京等地的聯係,有助於強化京津冀的協同效應,推動三省市共同發展。 十九大報告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本質上看,以建設新區的方式治療“大城市病”,在我國本身就是一次創新。而要抓住這個“牛鼻子”,雄安新區在交通建設、產業發展、城市建設等方麵統籌兼顧,積極先行先試。 在最新的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線路圖上,雄安新區已被突出標註出來,未來將建設三地交通網中的重要一環。據了解,北京與雄安將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直連直通,從公路、鐵路及航空樞紐等方麵密切聯係。通過擴容現有交通廊道,加大線網密度,實現雄安與北京軌道交通網絡的有效銜接,構建便捷通勤圈和高效交通網。通過縮短兩地的通勤時間,以增強雄安新區對人口及產業吸引力。 北京引導中關村企業參與河北雄安新區建設,將科技創新園區鏈延伸到河北雄安新區,促進雄安新區吸納和集聚創新要素資源,培育新動能,發展高新產業。今年8月份發布的《關於共同推進河北雄安新區規劃戰略合作協議》顯示,將在工作機製、創新驅動發展、交通建設等方麵通力合作,通過設立產業基金形式,合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此外,通過有效引導,北京市屬金融機構紛紛在雄安新區設立分支機構,科技金融、普惠金融、互聯網金融和綠色金融成為新“風口”,北京高端服務業向雄安新區延伸轉移邁出了第一步。 與此同時,在將雄安地區打造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的過程中,一方麵支持部分在京行政事業單位、總部企業、金融機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向河北雄安新區有序轉移,提升新區公共服務水平;另一方麵,不斷促進公共服務等方麵的全方位合作,鼓勵引導在京企業和社會資本積極參與新區建設,解決當地的資金及資源供給問題。 城市建設 創新驅動新區建設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雄安新區將建成國際一流、綠色、現代、智慧城市。在雄安新區於畫布上從無到有的著墨中,這塊總麵積約2000平方公裏的土地註定要被打造成我國新城建設的新藍本。 雄安新區建設凸顯智慧城市特色。金融便民服務啟用“黑科技”,“刷臉”取現、機器人服務人員相繼亮相雄安新區。區塊鏈技術作為目前熱門的金融科技,也是各金融機構涉足的新領域之一。“數字雄安”的積極打造,更是加大了大數據技術在實踐環節的應用,既包括建立雄安公民個人數據賬戶係統、雄安房屋租賃大數據管理係統,又涉及搭建雄安新區區塊鏈及數字誠信應用平臺、設立“數字雄安”可視化展示中心等,以此將雄安新區建設成為協同治理信用之城、普惠民生綠色之城、金融科技創新之城和安全運行示範之城。由專人代辦繁複手續,以申請物業借貸、物業押抵,低息幫你節省更多。專業處理物業借貸、押抵手續,免補地價,低息處理,並將債務以低息攤長清還,為業主換取更多時間及資金,方便資金作出調配,解決不同財政困難。 雄安新區建設凸顯綠色環保。雄安新區環繞白洋澱而建,可以說白洋澱就是雄安新區的生態底線。據新區管委會負責人介紹,新區規劃的“藍綠空間”比例不低於70%,目前已經著手進行水汙染治理和植樹造林工作。在環保部11月23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環保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表示,新區規劃將以白洋澱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為基礎優化新區布局,以新區環境質量改善來推動整個白洋澱乃至京津冀的環境質量改善。通過堅守生態空間、係統保護修復、改善環境質量、實施綠色先導、打造智慧環保、創新體製機製六方麵,把雄安新區建設成為低碳環保、信息智能、宜居宜業、具有世界影響力和競爭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綠色新區。據悉,雄安新區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製已經基本完成,已進入專家論證及與新區總規全麵對接階段。 雄安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通過高標準的城市建設和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做好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篇大文章,以創新驅動發展,以科技引領轉型,打造雄安新區創新“樣板”,為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提供雄安經驗。 原文地址:http://field.10jqka.com.cn/20171221/c6021302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