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有三個月,從立春-立夏(2018-2月4日-5月5日),這個時候春歸大地,自然界生機勃勃,所有昆蟲動物都甦醒。五行之中,肝屬木,脾屬土,木能克土。由於春季肝氣旺盛,很容易克制脾胃功能,所以春季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症。但立春之後天氣開始潮濕多霧,更容易出現濕重問題,雖然春天是去濕好時機,但濕重又分為「寒濕」及「濕熱」,可以用簡單食材就可以好「便宜」地去濕。 什麼是「寒濕」和「濕熱」? 寒濕:天氣凍+濕度高 寒濕是指天氣凍加上濕度高,令寒氣入體內,最明顯的症狀是水腫。例如:面腫、眼肚腫、手指腫脹、腳腫、牙肉腫痛。春天脾胃虛弱,因脾臟主管肌肉四肢,脾虛生濕也會令體重增加,四肢重墜感,出現口淡淡、食慾不振、精神差睡眠不安、面青口唇白、手腳冰冷,部份人天氣愈濕,就會容易肚瀉,大便稀淌。 濕熱:體內熱度高+濕度高 濕熱症狀以年輕人為主,主要與生活及飲食習慣有關。最明顯症狀是生飛滋、失眠、口氣、口乾口苦、出粉刺及大便燥結等。常見原因為新年期間飲食過於油膩飽滯,進食過多熱氣食物,如打邊爐、燒烤、補品及飲用過量酒等,又或經常熬夜,令身體熱度偏高,便會形成濕熱。常飲凍飲,容易造成濕熱內困,是春天濕熱的元凶。 吃什麼才可以去濕養生? 《黃帝內經》提出「春夏養陽」原則,適當的時候吃些溫補陽氣的食物,也要保護體內陽氣,慢慢增加逐漸旺盛起來。五味之中,酸則會加強肝臟功能,所以春天要減少吃酸味食品,要多吃甜味飲食,好處係滋補脾胃之氣。 寒濕食療: 寒濕人士可進食適量辛味食物去濕,如生薑、洋葱及肉桂等,也可進食溫熱性食物如南瓜、紅棗、合桃等加熱腸胃。中藥材煲湯可選用茯苓、扁豆衣、雲苓、白朮等平性藥材煲湯;濕氣重兼體虛,則可再加入黨參、北芪。 辛辣咖喱飯: 咖喱內有花椒、八角、辣椒等性味辛溫的食物,有助行氣,對寒濕人士有袪濕作用;食時排汗、食後排泄,均有助袪濕,寒濕人士會感覺精神爽利;其他辛辣食物(如﹕麻辣)亦有袪濕作用。 北芪百合健脾益氣去濕湯(一人分量): 材料:北芪15克、百合37克、淮山37克、蓮子18克、茨實18克、乾薑6克、陳皮一片、蜜棗兩粒、瘦肉半斤,海鹽適量。 做法:瘦肉洗淨汆水後,連同其他已經洗淨的材料一同放入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轉慢火煲兩小昶,加入適量的鹽即可。 功效:健脾胃,益氣去濕,燥濕化痰 用量:每星期飲用3次 養血行氣茶 材料:生薑3片,陳皮6克,紅棗4粒(去核) 做法:加入熱水500毫升,蓋上杯蓋焗30分鐘,建議使用保溫杯,或大轉煮沸轉慢火煲15-20分鐘。 功效:燥濕健脾益氣,去除黑眼圈 紅豆水或黑豆水 因為兩者性質平和,紅豆水健脾袪濕;黑豆水補脾腎,改善臟腑功能,間接祛濕。 我要購買: 秘製印度咖哩粉 $18 獨家印度秘方混合香港味道咖哩粉包你一食難忘所有材料均採用來自印度務求味道、品質都一流香而不太辣。用來烹調加入半個印度海椰皇味道鮮美更佳。 二十五年新會陳皮 $200 陳皮有75%醇提取物、陳皮乙醇提取物、揮發油有顯著的自由基清除和抗氧化活性,能夠減慢皮膚膚色變黃,延緩衰老,而陳皮中的揮發油及檸檬烯有刺激性祛痰作用,所以陳皮能夠平喘止咳祛痰。 青仁黑豆 $42 黑豆炒或焗熟後能作日常零食,焗茶飲用。可以去水腫、養血明目。此品未經任何處理,請自行炒或焗熟。 濕熱食療: 濕熱人士可進食冬瓜、絲瓜、青瓜、薏米、荷葉,具利水消腫之效;惟瓜類偏涼及清熱,適合濕熱人士進食。袪濕湯包內常見的藥材,如赤小豆、生熟薏米、木棉花、澤瀉等性質偏寒,配合茯苓、扁豆等平性的健脾袪濕藥材,屬清熱利濕方。 茯苓扁豆清熱去濕湯(一人分量): 材料:茯苓:15克,炒扁豆37克, 赤小豆15克,陳皮一片,生薑三片,蜜棗兩粒,瘦肉半斤,海鹽適量 做法:瘦肉洗淨汆水後,連同其他已經洗淨的材料一同放入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轉慢火煲兩小昶,加入適量的鹽即可。 功效:健脾去濕,清熱利水,消腫解毒 茉莉花荷葉消熱茶 材料:茉莉花1克、荷葉2克、龍井/壽眉3克 功效:解除濕困、清熱降火明目 去濕薏米水 材料:生薏米10克、熟薏米10克 做法:洗淨材料煲大火煮沸轉慢火煲1小時。 我要購買:去水腫薏米茶 $68 去水腫薏米茶有健脾、利水去濕去水腫;清濕熱排膿、改善暗瘡;去風濕,舒緩關節疼痛、降血糖的功效,將生薏米、熟薏米共用,能夠中和生薏米的寒性,適合長期飲用。 我要購買:荷葉茶 $28 荷葉茶特選荷葉精製乾燥,保留濃郁清香味道。而且荷葉水已經被證實有效減肥,降低身體血液脂肪水平,傳統中醫書都記載荷葉茶有 「輕身、化油亅的作用。另外,荷葉茶更能夠抗氧化、抗衰老,有效清除氧自由基,使身體皮膚更年輕,有活力。 我要購買:茉莉花 $22 茉莉花香所含的精油、芳樟醇等物質具有抑制人體皮膚色素的形成,美白皮膚及刺激皮膚細胞更新,是十分理想的美容佳品。特有的濃郁香氣,能化濁和胃,紓緩胃氣口臭問題,是日常花茶佳選。 文章轉載:https://ownmay.com/blog/2018/02/別亂喝祛濕茶!飲前分清寒濕定濕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