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知我住airbnb,都會問,乾淨嗎?怕管房沒酒店的專業,我到過好幾個國家,住過當地的airbnb,感覺沒差耶,環境都很整潔舒適。其實airbnb的概念就跟uber一樣,車主(屋主)有閒著的車子(房子),不想浪費,又想賺點錢,概念是資源共享,若管理得不好,客人投訴,往後的乘客(住客)就不來了,跟出租車同酒店的情況不太一樣,所以反而更在意客人的反應。 總覺得是種循環喇,入住airbnb的客人,假如在留宿期間把屋子弄翻了,事後可是會被追討額外的清潔費用的(因為是事先用信用咭登記,想賴帳也不行),一般也會自律地盡量保持地方清潔。我有朋友老是愛用酒店的毛巾抹地,抹波鞋之類之類,覺得錢是付了,清潔的責任不在自己,所以所有不收費的用品也盡情地浪費,好像有點缺德。入住airbnb是講求大家自律,情況反而比較好。再者,屢有聽聞酒店在客人退房沒有認真更換床單之類,就是說,乾淨不乾淨,還是靠雙方自律了吧! 這麼一來,每趟旅程都帶來無限反思。有些人,出門要做皇,去到那裡別人都要恭恭敬敬,若稍有不順心就大吵大鬧,所到之處都是自己國土,自己家財,愛怎樣就怎樣,要宰要割,都任其差遣,那怕你當國寶,他當草。也有人出門聲稱想要家的感覺,到底何謂之家?你會怎樣對後你的家?你會浪費、破壞自己家裡的用品嗎?你會在家裡把垃圾掉滿一地嗎? 我不是說月亮是外國的圓,之前也大概提過,只希望在路上看到別人的好就好好學習,看到別人的短就多加自我提醒。 這次關西之行,最震撼的不是在吉野山看見漫天的櫻吹雪,而是在上廁所時遇見的一位老太太。當時在排隊輪候,山間的廁所遊人多,難免有點垢亂(但說實話,可能比香港不小商場的洗手間還要整潔),當時有一位帶北方回音的大媽從廁格出來,老太太按輪候次序入到廁格,沒有說話,也沒有把門關上,只聽到不。停拉廁紙的聲音,然後一疊又一疊的廁紙掉在地上,原來地上是灘水,我想女士們懂發生什麼狀況,我不肯定是誰的垢亂 但肯定不是老太太做成的,但她卻毫不考慮就把地上的“污水”清理好,把廁紙掉進垃圾桶,然後才關門上廁所。老太太估計年過七十,穿著行山裝束,腰有點彎了,她的舉動實在讓我拜服。 先解釋一下,女士們上洗手間,一般怕廁板不衛生,都不敢直接坐在馬桶上,都會無影櫈式解決,但有時候,大概是位置不當而把廁板佔濕,什至會散落一地,請問,你在家會這樣嗎?真的會就隨它不管嗎?你怕髒,人家就不怕嗎?為什麼不把自己的髒亂處理好?反觀這老太太,她也只是出來玩,不是來幹粗活的,為什麼她能這麼毫不猶豫就把別人的垢亂處理好?自己哩?自己又可以嗎?我的確會忍不住把廁板抹好,如遇到地上的“污水”,假如廁格內有廁紙提供的話,也會盡量處理,只是,我不會伸手把地上的廁紙拾起,我盡其量也只會處理好後堆在一旁。 問題又延伸,為何日本人的公用廁所能擺放廁紙?大概只因人家的公民教育好,大家都不會灠用,也不會起貪念帶走。 在餐廳用餐,那管只是獨個兒用餐,也不難看到他們提起筷子合什點頭,示意對食物的尊重,也會盡量把飯菜食光,若餐枱弄髒了,也會先處理好才離開,珍惜食物,尊重別人,到底誰是禮儀之邦?我不是說人家都好,只是說,我們要學的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