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八樓的淺草文化観光案內所行到接近地面時,雷門看得更清楚。 4:40pm 離開了淺草文化観光案內所就過了對面馬路,到位於淺草寺前表參道入口的雷門。雷門左面的是風神像,右面的是雷神像,正式名稱為「風雷神門」,通稱為「雷門」。雷門在1865年時被燒毀,1960年再重建而成。 雷門前實在太多人,所以由這裡到裡面本堂都是人頭相,可算是東京人氣最旺的景點之一。 雷門門內有個大燈籠,是一位松下電器的實業家松下幸之助於淺草觀音祈願之後病癒而寄贈的。 淺草寺官網:http://www.senso-ji.jp/ 穿過雷門,面前所見的是長約250米,位於淺草寺前的表参道:名為仲見世。仲見世出現於江戶時代後期,因參拜的人數眾多,約1685年時,在民房拆掉後逐漸變成平民的繁華街道,仲見世兩旁都是玩具、菓子、土産品的店舗,其中買人形燒的店舖亦很多。 點擊圖片放大 又講下歷史:淺草寺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早在古天皇36年(628年),由一對兄弟在漁網發現了一尊佛像,把房屋改成寺廟來供奉。這是淺草寺之始。平安時代初期(857年),慈覺大師來寺製造了觀音佛像。在多年來曾在火災或地震中損毀後又再重建。到了幕府時代,淺草寺為徳川家的祈願寺。淺草寺在二次大戰燒毀後在上世紀六七年代再重建而成。 經過仲見世就見到創建於天慶5年(942年)的寶蔵門。寶蔵門在重建前稱為仁王門,於1964年重建後就改名為寶蔵門,在它背後有一對好大草鞋,是山形縣所送。 淺草寺左面是五重塔,初時建於942年,只有三層。後來在1648年徳川家光再建為五重塔。不過分別於關東大地震時及二戰時東京大空襲燒毀。戰後於1973年重建,塔的最上層放置了斯里蘭卡來的舍利子。 淺草寺中間是本堂(觀音堂),供奉了觀世音菩薩。淺草寺香火鼎盛,和香港車公廟差不多。 本堂無開門? 第一次用100yen抽籤,跟著根據籤上號碼在小櫃桶中取出解籤籤文,不過連試兩次都抽中下下籤,諗起都有點懷疑籤文是否會靈驗,不過近來工作上及家庭上確實遇上好多煩惱的事情。旅行嘛,應該想下開心的事情,都係唔講下去。 5:20pm 行程如果有充裕時間都想去晴空塔,不過實在太累,所以想早一點返酒店沖過涼休息下才去王子飯店食自助餐。 搭都營地鐵返到泉岳寺EX酒店,到酒店取房時約六點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