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醍醐寺櫻花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在桃山時代(1598年)時,豐臣秀吉舉行「醍醐花見」的賞花大會而廣為人知。現時是日本櫻花百選之一。 用1000yen買了二所共通券到醍醐寺內的伽藍 (下醍醐:金堂及五重塔)(由仁王門入)及三寶院 (御殿及庭院) 參觀。而靈寶館因為係睇寶物,所以無買票入去參觀,不過返香港睇番旅遊書,靈寶館好似都有幾棵大垂櫻。(https://www.daigoji.or.jp/index_c.html) 點擊圖片放大 +2 櫻花長廊左面的櫻花樹已開始出葉子 沿櫻花長廊經過三寶院(1598年豐臣秀吉下令重建)外,建於1599年的唐門,它是三寶院的敕使門,專門為迎接朝廷來使而設,塗上全黑色的門鑲有金箔的菊花和桐等圖案。 早上唔算太多人行 點擊圖片放大 行到了仁王門 (西大門),這是進入伽藍 (下醍醐) 的入口。這座大門重建於豐臣秀吉的年代(1605年),仁王門左右分別安置了用木雕刻,外形巨大的金剛力士塑像(平安時代未期的1134年,兩雕像原安放於南大門):「密跡金剛」和「那羅延金剛」,又稱「哼哈二將」。仁王門內的伽藍區內的寺廟和五重塔待先行完三寶院後就會入內參觀。 點擊圖片放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