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加了現時的地標位置在一張1917年的克里姆林宮平面圖上,位置我估相差無遠掛,平面圖所示的建築物可能同現今的克里姆林宮只會有點出入。 三聖塔的侍衛 入了克里姆林宮再回頭影三聖塔,這張相就無背光問題。 部長議會大樓 軍械館(Arsenal) 經過三聖塔大門,在部長議會大樓對面黃白色兩層高,富有新古典主義的建築是軍械館,館外一側放置了好多是在1812年時法國拿破崙進攻莫斯科所留下的大炮(拿破崙最後因為軍中後方支援前線不足,加上天氣太凍,被逼撤退)。現在是克里姆林宮侍衛隊駐紮的大本營,門外有侍衛看守,只要遊客越過行人路走過對面一探究竟就會被吹哨子警告。 點擊圖片放大 +3 元老院(Senat) 在軍械館隔鄰亦是新古典主義的建築,曾是列寧及家人的住所及辦公室。第二次大戰時,史太林亦曾留守這裡指揮紅軍撃退納粹德軍,現在則是俄羅斯的總統府。 克里姆林宮內有幾座十五至十六世紀的東正教堂,下集將會介紹。 亦是面前見到一排十七至十八世紀的大炮,其中右面兩支是1711年制造的六磅炮,左面第二支是兩磅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