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點半迎接了在莎拉哥茜(Zaragoza)的第一天,吃過早餐後八點半來到著名的聖母柱子教堂.參觀後便向西面的巴塞隆拿(Barcelona)進發.中午十二點半,到達巴塞隆拿後,在一間名為上海1930的中國餐館(www.shanghai1930.es)吃午飯.飯後便開始這個以地中海為鄰的第二大城市的高廸之旅.巴塞隆拿自古以來是加泰隆尼亞地區的中心,十八世紀轉化為工業城市.不但如此,它也是文化藝術及建築興盛的城市.在十九世紀(1900-1930年代)更誕生如高廸等著名建築師的現代主義(Modernism)建築.他的建築如聖家堂,高廸公園及米拉宮已列入世界遺產之一. 安東尼.高廸(Antoni Gaudi),1852年誕生於加泰隆尼亞的雷斯,21歲時考入巴塞隆拿建築學校.到26歲時,他的作品得到當時的富豪工業家桂爾伯爵(Eusebi Guell)的欣賞,於是伯爵開始重用高廸幫他設計獨特的建築物.高廸到31歲時更成為聖家堂的建築師,直到1923年6月已73歲的他不幸被電車輾過逝世為止. 外面正進行大裝修的聖母柱子教堂 往巴塞隆拿途中,用了$8歐羅(HK$100)買了一個聖誕B仔返屋企 巴塞隆拿(Barcelona) 高廸公園 (Parc Guell) - 這個由高廸設計的公園位於市中心的小心坡上,而它最獨特之處是用了86根柱子支撐起一個大天花及一個露天的大型廣場.而廣場被色彩鮮艷的破碎磁磚的椅子所環繞,坐在椅子上可飽覽地中海及巴塞隆拿市街的景色.離開廣場沿石級走下去,可看見公園重點的景物-蜥蝪噴水池.畢竟巴塞隆拿是一個著名的港口城市,所以是遊輪搭客必到之地,所以好多景點都人山人海,我最怕熱鬧,所以睇見都驚,哈哈! 點擊圖片放大 +5 聖家堂(Sagrada Familia)-下午三點來到聖家堂.早在1882年,已開始興建聖家堂作為聖家族的贖罪教堂,一兩年後由高廸接手興建,直至高廸於1926年逝世為止.根據高廸的構想,教堂是拉丁十字的式樣,外圍擁有三個門面,分別為誕生之門,受難之門及榮光之門,而且要在上面擺放石刻的聖經.一個門面要有四座鐘塔,總共十二支,代表十二門徒.而三個門面交接處又設有獻給基督的中央塔,所以設計後會以170m高塔為中心的十九座塔林.不過高廸只完成地下聖堂,一面誕生門及四個鐘塔.高廸過世後,現在只按當時留下的草圖再完成了一面受難之門及八座鐘塔.粗略估計,聖家堂還要再經五十年興建都未能完工. 誕生之門 點擊圖片放大 受難之門 米拉宮(La Pedrera)-最後要到的地方是米拉宮,它是一座佔1600平方公尺的五層高住宅大廈,由於外型似起伏的水波,故又稱為波浪屋.在這座米拉宮內,可見1910-1920年代的住家擺設,最頂層則是高廸展覽室(Espai Guedi),展示他這座大廈的設計.因為太多人等升降機,所以唯有辛苦些少沿樓梯走上五層樓到天台然後才逐層落去參觀.其實我覺得大廈以屋頂最為特別,它擺放了很多樣貌不同的羅馬軍人頭像. 點擊圖片放大 +3 好像返回上世紀二十年代的生活 點擊圖片放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