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三次到南怡島,目標是看紅葉。 第一次到南怡島是在上年的9月,當時是韓國的中秋節。韓國的中秋節有如我們中國人的農曆新年,韓國人對之甚為重視,有數天的假期,有些店舖、商場更會休業幾日,是家人共聚郊遊的時節。因此那次去南怡島遊人甚多,但交通尚算快捷,除南怡島外,我還有時間遊覽小法國村與晨靜林木園。 第二次去是今年的復活節,時值4月頭,偌大的一個島,遊人不多,空氣清洌,那次行得很舒服。 有了兩次的經驗,我還以去南怡島應不難了,但原來在紅葉季節,入南怡島一點也不容易,特別是假日,除外國遊客外,也是韓國人結伴一家大小郊遊的日子,人山人海,單是花在搭車等船的時間,已比上兩次多了許多。 我是在24/10,星期六到南怡島的,天氣比預期溫暖,還不是紅葉開滿的時間(但人流已這樣,難以想像在紅葉盛開時,島上一定擠得水涉不通),選擇星期六出發,是因為ITX青春列車比平日多了一倍班次,約半小時一班,心想自己睡過了頭,錯過一班車也不用等太久。 在地鐵1號線清涼里站(124)購買ITX青春列車,坐11:46pm 的班次,早前在網上看到坐位已一早售罄,只剩企位,到進入車箱後,已見企位的車箱站滿了人;約12:30到加平站,因今次只去南怡島,不想花時間等循環巴士,直接搭的士便算了,只是一出站,看到的士已排了一條長龍,而且駛入的士並不多(後來聽其他遊客說,的士司機也不願駛入南怡島,車程短,又塞車);只得改為等13:10的循環巴士。 由加平站到南怡島的路上,擠滿了的士、私家車與旅遊巴,原本15分鐘的車程,因為大塞車,坐了一個鐘,司機最後還叫我們提早落車,步行到南怡島還更快呢。 我的早餐已消化掉,南怡島雖有餐廳,看來也不易覓食,我在碼頭附近尋找午餐的地點,見大多是吃春川炒辣雞,抬頭一看,有一間食意粉的餐廳,便上去了。 一入餐廳,已見與《冬之戀歌》有關劇照,看來是當年趁此劇大熱而開的主題餐廳 點了卡邦尼尼意粉,白汁香濃,味道很不錯 從窗外看,泊滿了私家車與旅遊巴 離開餐廳,便到碼頭購票,入場費原為1萬Won,外國遊客為8千Won,約三時多到達南怡島,島上遊人眾多 在白樺路近Zip Wire的降落點,有一排排紅了的楓葉樹 在南怡楓林也有些轉紅了的楓葉樹 紅葉不算紅,最靚的反是銀杏路,在黃昏的夕陽映照下,一片金黃 為了吸引遊客,島上同時舉辦了不同主題的展覽,今次的主題是”Alice in the Wonderland”,銀杏路上的大貓會噴出泡泡 高聳的水杉路黃綠相間 黃葉鋪滿地已是一幅靚景 回程時已差不多日落,等船的隊伍已長得排在李美子博物館次後,等了一個小時才上到船(平日上船是不用排隊的),島上已作特別安排,同時駛來兩隻船,如不是,還要等更久了 返回碼頭時,的士、循環巴士也是長龍,最後我選了的士,有遊客分享如一人搭的士,大多會被迫與其他乘客共坐(司機會同時收取兩份車費),以及兜路,幸運地我遇到香港人,預先夾定一起上車,還攤份了車資。 到加平站,趕及往龍山站18:44的ITX,返回市區已差不多八時了。 雖然今次花在搭車等船的時間佔了大多數,但看到南怡島的秋日美景,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