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很多人離開手機電腦字都不會寫的時代,各種印刷術已經被人們拋諸腦後。‘印刷術’ 是中國引以為傲的’中國四大發明‘之一。那麼,這門傳承知識及促進世界文明的古老技術究竟是是怎樣運作的呢? 這天,我參與了活字工作坊,來到上環西街的光華印務公司。老闆任先生是香港僅存活字印刷公司「光華印務」的第二代傳人,從事印刷事業超過 50年。面對活字印刷漸漸被淘汰,他另尋出路,舉辦活字印刷工作坊,讓下一代多了解活字印刷在香港的昔日光輝。 工作坊內容: ✧ 簡介活字印刷歷史 ✧ 任先生的入行經歷和生平 ✧ 示範及講解活字印刷步驟 一行人坐下後,他率先跟我們說道自己的故事,任先生的父親是開設印刷公司的,從小他便在家中幫忙,學習各種印刷知識,後來順利成章加入這個行業。他更向我們展示他那張充滿年代感的出生紙,說明父親的職業。但是我們更在意的是出生紙上的手寫字,當時的出生紙都是用人手寫出來的,傳閱的時候我們不禁驚嘆,字體也太端正了吧。 點擊圖片放大 +4 之後,他向我們講述印刷術的由來。在古代還未發展印刷術的時候,如果要複印文章的話,該怎麼辦呢?那就用人手手抄吧。那麼如果有大量文章需要複印呢?於是有人發明用雕刻板印刷,可是在雕刻過程中,刻壞了一筆/刻錯了,那麼整塊刻滿千字的木板便要被廢掉,所以後來出現了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是一個個單獨存在活動的字印,依文稿要求排列成版,然後印刷出來,亦稱為活字印刷術。每一顆字印也有不同大小,那就要根據不同設計和用法來調整大小了。 點擊圖片放大 +2 不同圖案的鐵片 點擊圖片放大 +3 在印刷時會用到的工具,包括木托、鐵片、瓜打等。 打開電腦寫下這篇遊記時,心裡有些五味雜陳,一直在反思任老闆的話。 以往印刷一份報紙需要接近上百人,協助找出需要的鉛字粒,排列好再印刷,由於牽涉到大量人力和時間,柯式印刷於 70年代遂漸盛行,活字印刷術日漸被取代。 隨時代變遷,科技進步,印刷於我們普通人而言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一部打印機,在電腦鍵盤上輕敲一下,一份文件在數秒間便能打印出來。 科技的創新無疑能為我們帶來便利,在進步的同時,舊有的費時的都會被捨棄掉,包括這種傳統工藝。 點擊圖片放大 因此一些設計師及保員人士,希望把香港活字印刷業由工業轉變為文藝產業,更設計了一些有香港本土特色的明信片,由任老闆用活字印刷方法印製,別具心思。 工作坊雖然只有短短一小時多,我們不能很深入了解這門藝術,但是我仍想藉著這小小的篇幅,把這份珍貴傳出去,讓多些人,哪怕只有一丁點人知曉更多關於這種印刷術。 歡迎合作試食及邀稿,更多分享: E-mail : nom.kwmtravel@gmail.com Instagram: nom_travel Instagram Facebook page: nom_travel Facebook 個人部落格:nom_travel blog/ nom_travel blog(新) Youtube Channel: nom_travel Youtube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