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正,看過漫畫的人都知道,一頁32開的紙頁上,被人物、劇情、對話塞得滿滿當當。若是從沒看過漫畫的人,是絕對摸不清正確觀看順序的。 第二次接觸這個詞時,是在房子裝修的時候,貪心的筆者只恨不得把心愛的家具,全部嚴絲合縫的把不大的公寓填滿,卻被學設計的朋友勸阻了,他說,越小的房間,越需要留白。 我很慶幸,自己是個聽人勸的人,因為家裏留了不少白,我現在最大的樂趣就是,沒事兒就換換家具成立香港公司的擺放位置,給喜歡宅家的自己多點兒樂趣。 於是,我懂得了空間上的留白。 至於我題目中的人生留白,我是上一分鐘在腦中一閃而過的感悟,所以,立馬記下來,加深思考的同時,與你分享。 這個感悟的觸發點很不起眼,甚至瑣碎。因為今天是難得的周末,筆者也開始難得的大掃除。洗衣、拖地、洗貓、做飯??就是如此無聊的家務,呃,洗貓時被迫不無聊,這家夥總是弄的跟宰貓一樣,心累。 我發現自己的一個潛意識行為,我一直在不停的篩選網絡電臺節目,從財經類到情感類,從新聞類到成長類??就像是個選擇困難症患者一樣,艱難的在海洋般的節目裏選擇著。 而我最終選擇了漲姿勢的財經類,這是我最近的喜好。但等都忙完,坐下來喝茶時,我突然發現,我似乎很久沒有什麼都不聽的做家務了,甚至連去樓下倒垃圾,我都要帶上耳機繼續聽。 我想,這背後的潛意識就是那種,我得時時刻刻學點兒什麼,要不然就被這旋轉世界拋棄了的惶恐感吧。 我已經記不起,多久沒有在上下班的路上,只是單純的聽音樂了。我有一段時間一直在聽勵天然貓糧志雞湯電臺,現在開始聽財經類??我似乎把自己一天的時間都塞得滿滿當當,如果不這麼做,就有種惶恐的內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