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臨水一面山,路在荊棘茅草間。 黨恩浩蕩江湖遠,春風不度玉門關。 -------題 記 日前,我聽大哥電話介紹說,這是他失聯近三十年昔日的管中同窗文友,特來我的老家尋訪他,眼見我那美麗的楓株湖畔的壟坑村子還不如三十年前的路而發出的即興之作。 早在十幾年前,“村村通”的惠民政策已吹遍了大江南北,大村和小村都有水泥路伸進去,唯獨我的故鄉餘幹名湖之一的楓株湖東岸唯一的小山村------壟坑自然村卻一直處在泥水坑路上掙扎,天晴下雨一個樣。 一看到沾滿泥巴的自行車,晴天穿高靴滿身泥水的人,就知道是從那個地方來的。“有女不嫁壟坑村!”“壟坑村永遠也趕不上別的村。”除了同情和歎息,就是搖頭,並退避三舍。當看到別的大村水泥路壞了又修葺一新,除了羡慕就是怨恨自己為什麼會落在這個路途不通的地方棲息呢?最想说的话在眼睛里,草稿箱里,还有梦里。 一個上百戶的村子,就有十多個單身男未討上媳婦。上至三十出頭,小至二十五六,期待進廠談個外地媳婦,可惜“僧多粥少”。也就迫使美麗的楓株湖畔的 壟坑村裏人自謀出路。有的農戶在縣城買了房,有的農戶“背井離鄉”,將房子造到了楓株湖畔南邊的大村莊裏去……也還有相當一部分像我大哥這樣“冥頑不化” 的人,堅守老家的這份土地,執愛楓株湖畔這一方美麗的山水。 聽我大哥介紹說,還是面對現實吧!自發行動,全當這條路是一家的,自掏腰包。先是六七家村民參與,一千、二千元的湊起,後來也感動了相當的一部分村民,你三百、我五百的出,就有了將近兩萬元。大家鏟開了路,鋪上了鵝子沙土。路是順暢了,村子卻依然改變不了多少現狀,外人還是不太樂意進老家這個村子! “你這個村不可能沒有錢下來!”外人進村面對車子陷入泥坑動彈不得而憤憤不平。“因為離鄉鎮隔得太遠,搞新農村建設,弄偏遠的小村子,還遠不如把大村子搞好一點。縣裏鄉里如有幹部來檢查,看的永遠是大村子!政績就明顯擺在眼前啊!”村民一邊推車,一邊自我解嘲。 “你們不可以拍照嗎?把圖片傳到網上去,讓別人也瞧瞧?”這就難到了村民們。村民除了會用手機接打電話,玩智能手機什麼的,還真的不太會玩。 善良的村民還是自我安慰:“別人點電燈比我村早了七八年,可後來我們村不也通電了嗎?”或許是村民都有這份執著的念想吧;也許是大村莊都錦上添花了吧! 終於盼來了這一天,新當選的蔡壟村的小池女書記開車進了村。村民們聽說小池女書記要給咱村子修路了,便當成大救星似的,端椅送茶,聆聽小池女書記的 指示。當聽到要村民再捐錢夯實路基,明知這錢不該再由村民出,但村民想到在這條爛泥路上摸爬滾打了大半輩子,再說,小池女書記還要幫我們村鋪小路,實現 “戶戶通”,在別個村子裏,很多還是自己掏錢鋪的路呢?就這樣,很快湊起了萬多元。 終於在二0一五年秋季,村裏弄頭巷尾都鋪上了水泥路。我這個美麗的楓株湖畔的小山村從此告別了“荊棘茅草”,春風總算吹進了“玉門關”。當這條心儀已久的水泥路已變成了現實,男女老少的村民都激動得趴在路上親吻著,高呼:“我也有今天了!”那份狂喜狂熱,一點也不遜色於當年農村分田到戶,實現農民生產責任制,鞭炮火花燃放了大半天! 美麗的楓株湖畔的小山村再度空前活躍起來了。不少在城裏買了房又返回故里造起了別墅。去了楓株湖畔南邊的十幾戶人家又萌生了返回故鄉的念頭。很快,瓦房漸漸隱遁,千姿百態,風格迥異的小樓房又層出不窮了。如今小媳婦也進了門;轎車、電動車和大村莊一樣飛進流出。 大哥的文友一晃過了幾年,未再踏入美麗的楓株湖畔的壟坑村子一步。大哥幾次相邀,就是不肯光臨。如今路通了,大哥卻秘而不宣。當“春風又綠江南 岸”,大哥的文友實在是惦記著我們美麗的楓株湖畔這一方山水。眼見寬敞的水泥路已伸進了美麗的楓株湖畔的壟坑村,還責怪大哥為何不早點告訴他? 然而,大哥的文友很快就領悟到了他的心結,大哥除了想給他的文友一份意外的驚喜,就是要讓他的文友寫《再過壟坑村》。可大哥的文友說“文曲貴”,說沒有下文。那我的大哥只好提筆和詩:“三面臨水一面山,一條新路伸遍旮。黨恩浩蕩神州遠,春風惠及千萬家”!